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到底是什么心理?

观点一

生活中经常有一类人,他们总是把“谢谢”挂在嘴边。那么你喜欢这类人吗?

我之前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位做品质监督的人。三十多岁的男性,老家农村的。但是因为胆子大,早年间跟着老外做了几年集装箱生意,进了老外的公司。

老外公司需要在国内采购集装箱,就让他做品质监督,把控采购集装箱的质量。

这样的工作性质导致国内供货商都要巴结着他。

有次我们一起吃饭,随行的还有法务,到了饭桌这个男的就对服务员吆喝,嫌弃服务员上茶水的速度太慢。领班马上过来致歉,还亲自端茶给我们。

我跟法务都跟领班说了谢谢,可是他却翘着二郎腿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做品质监督的人,已经失去了边界感,认为别人对他的殷勤周到,都是应该的。

一、重视礼仪的人,会说谢谢

这又涉及到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有的孩子从小是被父母打骂长大的。他从父母身上没有学到礼仪,接触到的都是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

所以这类孩子长大后,也会习惯性的使用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基本没有向人说谢谢的习惯。除非是在特殊的场合需要说,例如:领导来送高温慰问品时,他会向领导致谢。

而从小被父母强调要懂礼貌的孩子,长大后即使处于形式化的回应,他也会时常向他人说:谢谢。

二、有边界感的人,会分清哪些是情分,哪些是本分

什么是边界感?

你感冒了,同事主动给送了感冒药,递上了热水。这时有边界感的人,会感谢同事。

因为同事并没有给你端水送药的义务,他做这些是情分。

没有边界感的人,会把同事的热心,举动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情。我生病了,身边所有人来照顾我都是应该的,他并不会对给予他帮助的人说谢谢。

所以,如果你主动帮助了一个人,而这个人连谢谢都不说一句的话,那么这个人可能就是一个没有边界感的人。

通俗的来说:他有着一颗捂不热的心。

这一点同样在养育孩子中要留意。如果你对自己的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就会失去边界感,认为父母为其所做的一切都是本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长大后,孩子对父母会有无尽的索取,但却不肯对父母付出,照顾父母。

当父母哀叹自己养了条白眼狼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一个失去了边界感的人,是很难帮他重建边界感的。即使做心理咨询,也会需要一段较长的过程。

三、用“谢谢”来建立人设

娱乐明星需要人设,职场领导也一样喜欢建立自己的人设。

你能够发现有不少领导,在人前特别喜欢说“谢谢”。

早上清洁阿姨帮他擦了桌子,他会说“谢谢”。他的助理把需要的文档复印好交给他时,他也会说“谢谢”。

这时,谢谢除了是一种礼貌外,也是领导建立自己有人格魅力,不摆领导架子的途径。

当你发现你的领导也是这种类型后,你就可以在与领导交谈的过程中,多多呼应领导的人设。例如“领导平时特别平易近人,待我们都很客气,一点都不会摆领导架子”。

心理学角度解析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的心理机制

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背后的心理机制大概是如下几种:

配得感低的人,从潜意识深处自卑,他们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不值得,不配得的,所以,得到了任何好处,他们都会焦虑。更确切的说,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一方面,他们渴望得到和他人的链接,甚至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帮助,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对于别人的给予特别紧张,有一种得到了什么就像手握烫手山芋一样的感觉。

所以他们不断的把谢谢挂在嘴边,就是在用谢谢来中和自己的配得焦虑。

这样说似乎有点难懂,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中,它的意思是,当我不断的说谢谢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代表我潜意识里和你划清了界限,比如你帮了我,但是我说了谢谢,所以我不欠你的了。

当然,即使是这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事人自己也很难意识到,因为它是一种深藏于潜意识中的防御和敌意,而当事人自己的认知往往是粉饰过的,ta往往会自我评价自己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过度的客气是一种潜意识里的隔离,我在用过度的客气推开你。其实内心深处是不能与人建立深层链接的表现。也就是说,这类人表面上客气,但内心深处非常孤独,这通常与他们的安全感和早年构建的依恋关系相关。客气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而过度客气,就是一种防御了。

以上两种,都是从潜意识的深处剖析的,如果不挖这么深,仅从表面来看,常说谢谢的人,可能是从小被道理养大的人。

他们的超我相对强大,社会规则意识强烈,谢谢既是他们表达自己感谢的工具,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交礼仪。从本质上来说,这类人其实内心还是很焦虑的,他们更像是被驯化的动物,往往生活在过于严苛的家庭。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以上所述,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过分表达谢谢,凡事有度,适当的表达谢谢并无任何问题,而一点过度,就必然背后有一些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常常可以抛开那些常见的答案,从更深层次理解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状态。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