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每个人内心都住着“小丑”?(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小丑,但我们如何应对?)

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小丑,但我们如何应对?

为什么感觉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小丑”你怎么看?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小丑我不认同,但我认为大多数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小丑。

人性本劣,是法律在约束着。法律就是一座囚笼禁锢着这个小丑。有的小丑能被关住,而有的则突破囚笼,这就有了社会上的各种犯罪案例。

既然有人内心住着小丑,就有人内心住着天使,这类人充满正义,满满的正能量。遇到任何挫折都可以微笑面对。我也希望自己是这类人,可我不是。

我的内心充满暴虐,为了困住我的小丑,我用几年时间加固了我的囚笼。

我曾经为自己作过一幅画,一幅石雕佛像胸口位置破碎处一道若隐若现身影显现出来,近看是一条眼镜王蛇。

这佛像石雕就是我对世人的样子,而那条眼镜王蛇就是我的内心深处的小丑。

很多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我认为看清自己是一种成长,我能坦然面对自己,就可以坦然面对所有人。我可以把内心给所有人看,因为我活的磊落。

好了,言归正传。内心住着小丑并不丢人,我们要了解它,不要让它有出现在世人眼前的那天。

《小丑》:善良的边缘与社会的冷漠

电影《小丑》真的很抓心,酸楚间带了点疼。所谓修炼便是学着接受自己和世间很多的不完美,但偏偏有些人连学着接受的机会和时间都不曾被赋予,他们挣扎在贫穷和道德的边缘,身在城市却总被城市遗忘,一不小心就丢掉了自己最后的稻草。与人为善也是需要疏导的,冷漠的人们忙着疏导着自己和别人的压抑与不快,却常常忽视了身边的小人物们想要表达的善意。正如影片中亚瑟的一句话:“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都是你们来定义的!”在公共汽车上,他极力地同小孩子交流,逗孩子玩耍,却被冷漠的孩子母亲粗暴地拒绝,只好望着窗外,看人情的冷漠如北风一般刮落心中的良善。

其实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的周遭这样的冷漠还少吗?邻里间早已没有了几十年前鸡犬相闻和谐喜乐的烟火气,一道道高科技的防盗门将每一幢建筑分割成老死不相往来的方块空间,人们的温暖和冷漠,甚至是喜乐,都是被社会定义过的。之所以会这样,全因我们的主观世界出走太远。

更加讽刺的是,亚瑟有一种奇怪的病,每遇到难过悲伤,便会不由自己地笑,继而被误解和伤害,这最终导致了善良的崩溃和恶念的爆发,在地铁中,他杀死了三个被社会包装得很“文明”的人。我心中的酸楚便来自于此,亚瑟的善良不被理解和尊重,郁积在心中一点点酿成了罪恶。那些“文明”的人看似善良,却在光鲜的包装下腐烂得发臭,只敢在亚瑟这样的底层小人物身上肆意发泄。这样的人群关系,我已经分不清电影和现实了。正如“小丑”的英文“joker”,在很多扑克游戏中,不过是一张可以替代任何一张牌的“大小鬼”而已,我们很容易在身边或身边人身上找到“joker”,我们也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小丑,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像亚瑟那样被社会和命运逼至边缘,更没有达到在良善和丑恶间混淆挣扎的地步。但是,如果有那么一天,那个心中的小丑会跳出来吗?

影片到了最后,开始了令人疼痛的杀戮,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亚瑟选择了前者。他杀死了自己曾小心并温暖伺候的母亲,杀死了曾经善良以对的同事,杀死了自己崇拜的脱口秀明星,开始了一系列反社会的报复。触目惊心的背后,是亚瑟绝望的崩溃,他不想这样,却又必须这样,世界不曾温暖待我,我又何必良善以对?既然放不下,甩不掉,那就玉石俱焚吧!我们常常在面对过不去解不开的问题时选择“放下”或是“平常心”,但人在俗世,又如何能真正放下呢?

我们比亚瑟幸运,小丑只是个角色,汇集了社会的黑暗冷漠和命运的不幸。我们心中的小丑,不过是某一个或许永远没有机会被放大的黑色圆点而已。在你想要以自己蝼蚁般之生命去温暖世界的时候,世界早已转身离去;在你想要用自己小小角色给别人带来欢乐的时候,人心早已冷漠如冰。如果能在最初给善良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回报,或许也就不会在心中累积成恶了。

影片中的亚瑟有一个妈妈常叫的小名“happy”,美好名字的背后是一个美好的心愿,要小心呵护这份美好,生命才会有了温度和价值。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丑,也都有一份不能言说的美好心愿,要小心呵护,细心疏导,让他变得可爱。如此,为平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