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00后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亲子关系与自残风险: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亲子关系与自残风险: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近两年,据统计,曾有自残行为和自杀意念的孩子,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00后。

这些状况会集中在初、高中时期,正好是目前00后所处的阶段,情况大多表现为抑郁和焦虑状态,到了大学,一部分会获得缓解,少数孩子会变得更加严重。

我相信一定有人会想:孩子们到底怎么了?不愁吃穿,环境优越,怎么竟会这样?

从孩子所处的环境,社会关系角度分析,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1、亲子关系

一般我们会认为进入大学是新的开始,要比高中轻松自由,孩子们应该也会更开心。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大学生活伴随很多的迷茫、自我管理失控、人际交往等困扰,加上如果在之前出现过情绪问题,则可能发展为抑郁症患者,精神疾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最近有个案例,一位研一的学生,成绩很不错,就是总有自杀的念头,理由是想以此报复父母。

她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是父母让她变成了一个学习机器,她牢牢的记得小学时候妈妈逼迫学习到凌晨的场景,她也不能原谅中学时爸爸劈头盖脸的辱骂……她最多的念头就是如何让父母痛苦,所以就不断的想到死。

这一类的案例看来是多么的熟悉,因为见过太多这样的孩子,从小学生到博士生,对父母极端的恨,即使已经成年仍然无法释怀,其中导致精神疾病的也不在少数。

在以往处理的青少年抑郁案例中,都会发现一个极为明显的因素,即亲子关系,这一点会非常直接的决定孩子在青春期的情绪表现。

有一位十七岁的女孩曾自述,她从小学开始就觉得活着没意思,因为父母的管教方式非打即骂。

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心事也不会跟父母讲,因为她认为他们不可能理解她。她决定一辈子都要单身,绝对不结婚不要孩子,这样才有可能等父母死了,自己获得自由。

后来跟孩子父母沟通的时候,他们说从来不知道孩子会有这些想法。之前以为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没想到孩子体验到了这么多痛苦。

所以说我们国家太需要教育了,但这个教育并不是给孩子,而是应该给予做父母的。

过度的控制,极强的目的性,对孩子的内心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2、夫妻关系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当中,与亲子关系并驾齐驱的是父母的关系,很多发生过自残的孩子,仅仅是因为父母经常吵架。

很多孩子受访的孩子,说成长经历中对内心冲击最大的事件是父母吵架。

这可能是很多家长没有想到的,因为大人的世界里,总会有一些情绪失控,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自己应接不暇,根本是顾不上考虑孩子当时的感受。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夫妻关系必然在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亲子关系,最后才是学习。

如果反过来就非常可怕了,更可怕的是有太多家庭是这样,所以才会造成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抑郁。

很多家长因为教育观念不同,经常为孩子而吵架,这会带给孩子内心撕裂的痛苦。

曾经有个初二的男孩,内心极度冲突,情绪压抑到快要崩溃。

他说爸妈动不动就吵架,还总是让他评理,任何事情上父母都达不成一致。他回到家里就会特别烦,多次想要离家出走,在学校根本学不进去。

一个人内心成长的好,才能经营好自己的学习以及未来的一切。成长的好与不好,情感是最关键的环境。

很多家长忽视家庭关系,将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这样结果大多不好。

即使孩子压抑的获得好成绩,人格方面也会造成缺陷。毕竟将来走去社会,婚恋与事业拼的都是内在的一切,而不是单纯的学历。

3、失去支持

很多闷闷不乐的中小学生,他们看起来缺乏活力,容易发呆;到了中学,压抑的情绪往往容易爆发出来,极端的自我攻击或者对他人的敌意;到了大学时期常常面临更多压力,很多极端的行为会在这个时期获得实施。

曾经有一位26岁的博士,因为觉得活得太累而选择了自杀,他留下的文字里写着:我不太适应这个世界,不想再假装,只想做我自己。

有人说,好像看不出什么大不了的事,怎么就寻了短见?

其实这一切都是抑郁的表现,当一个人活不出自我,被他人的期待和社会标准过度捆绑,潜意识成长的动力就被彻底阻断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社会支持系统不足,特别是从父母这边无法获得支持,又不曾寻求专业的帮助,就可能陷入绝境,造成悲剧。

对于过去年代的父母来说,关于教育常常是很有局限性的,学校对于学生心理知识的科普也只是近些年才开始重视。

有很多孩子对于“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表示困惑,父母和老师也难给出答案,会觉得这全都是胡思乱想。但有一部分孩子形成明显的自杀意图,正是卡在了这个问题上。

其实每个人的心都会给出答案,人活着就是为了成为自己,为了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爱。这些都无法继续的时候,心就会生病,就会抑郁,就会不自觉的想要结束生命。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有能力创造更多的乐趣,尊重和接纳孩子的天性,就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自我,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

这将为孩子受到抑郁伤害,提供第一道坚强的防御。简单说来,为孩子活出他自己保驾护航,就能够让孩子远离抑郁。

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幸福地成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以及这样做所带来的影响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对于心理疾病的报道和普及正在变多,以“抑郁”为代表的各种心理疾病的概念也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而大众对心理疾病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这又促进了更多的患者放下包袱、敢于承认。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我们感觉到“患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

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对这些心理疾病的理解实际上并不深入,会倾向于用已知的经验去做联想和判断,因此心理疾病也面临着被“标签化”的尴尬。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些“患者”中,不乏那些并没有分辨清楚负面情绪和心理疾病之间界限的人。

这让小编想起Papi酱之前的一个视频,开篇第一句话是:“朋友们,这年头你没个心理疾病,你好意思出门吗?好意思上网吗?好意思自称Fashion吗?”

人们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是很常见的,但现在这些标签已经从“我是白羊座,我是O型血” 变成了 “我抑郁,我焦虑,还强迫加自闭”了。

心理疾病似乎变成了新的流行,这些爱给自己贴心理疾病标签的人们,早上起床要想的第一件事再也不是今天要穿什么衣服了,而是先要想想:

今天打算得个什么酷炫的心理疾病好呢?

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说的人,也许有一部分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困扰,但更多的人其实是“利用”了目前大众对心理疾病的接受度开了一个可大可小的玩笑。但是当人们拿它开玩笑时,有人却在背负这些玩笑的代价。所以小编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聊一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以及这样做所带来的影响。

一、为什么有些人会愿意“认领”心理疾病?

1. 将心理问题“浪漫化”(Romanticization)

心理问题的“浪漫化”,即指人们认为有心理问题是迷人又炫酷的体验。在心理学进入流行文化之后,各类心理疾病与先锋艺术、文艺创作紧密结合,成为了审美的一部分。

而媒体对于名流、艺术家患精神疾病的报导,也使得不明真相的群众觉得,是精神疾病让这些人出类拔萃,能够书写、描绘或演绎出不一样的作品。

小编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过,他们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印象基本来自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颇具科幻主义色彩的畅销书。

也有很多人,包括小编在内都曾被自闭症儿童的天才画作所感动,认为自闭症儿童内心有一片不受拘束的幻想空间。

(自闭症儿童Iris Halmshaw的画作)

在这样的语境下,人们当然看不到自闭症中2/3的患者无法独立生活,3/4的患者智力发展迟滞。心理问题背后严肃的、代表苦痛的意义被遮掩,且被蒙上想象中美丽的外衣。

异常甚至病态,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天才”或是独树一帜的标志。人们通过给自己贴上心理问题的标签,表达着自身对于独特性的需要。

2. “我也有”心理疾病(“Me-too”mental illness)

在追求独特性的同时,人们也在追求认同感。

人类学家认为,人们会选择用其所处时代所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冲突与痛苦。当媒体或专家们将某一心理疾病的症状引入公众视野(包括我们所做的心理科普),人们便会选择这些症状进行自我表达。

Ethan Watters在《像我们一样疯狂》关于厌食症的章节中写道: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去诊所求助的厌食症患者大部分已经听说过这一疾病,知道它的症状与常见病因。他们本身对此心理疾病有符合其典型症状的期待,甚至抱着“尝试看看”的心态去表现出这些症状。换句话说,人们通过“患厌食症”这件事,来彼此竞争或抱团,寻求在群体中得到认同。

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标签”的人们,也许有着相似的诉求:

以当今时代流行文化所能接受的新形式——声称自己患上某种心理疾病(甚至真的逐渐发展出相应的症状)——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负面感受,并获得其在特定文化圈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心理疾病有风险,“认领”需谨慎

比起有心理疾病就被当成“神经病”的年代,如今大众对于心理疾病的接受程度要高得多。这一部分也要归功于心理疾病名称与术语的普及。

研究表明,对于真的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们来说,准确地使用心理疾病标签会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疾病的科普也有助于人们接受“他人有心理问题是可以求助的”这个事实,而不会对此避而不谈。

然而凡事矫枉过正则容易跑偏。以随意的态度声称自己患有心理疾病,甚至将心理疾病作为玩笑或谈资,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后果:

此外,我们还想说明的是,通过网上的自测题发现自己在某些心理疾病的量表上得分较高,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做出自我诊断,认定自己患有某种心理疾病。

事实上,自我诊断是非常危险的。心理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风险,理解我们的情绪状态,而只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才有资格作出诊断。

心理类标签逐渐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像是新的星座、血型、各种人格分类一样。

乐观来看,流行文化接纳心理疾病,意味着人们愿意了解它,愿意通过这些标签来了解自身。

但这些标签代表的是真的疾病,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也实实在在经受着痛苦。这值得且需要我们严肃对待。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