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死的令人痛心的五大猛将中,谁才是死的最冤的那个?(三国名将之痛心与冤屈)

三国名将之痛心与冤屈

三国时期是这个混乱纷争的年代,因此也有诸多名将层出不穷,但有战争就有伤亡,其中也不乏一些名将,如果说死的痛心,那就是去世时带有一些遗憾。那么在我心中死的痛心的猛将分别是关羽、于禁、张颌、夏侯渊、魏延,而最冤的我认为是魏延。

关羽之死之所以痛心,是因为其本人和其所提领的荆州之地对于蜀汉政权的重要性极高。关羽时为蜀汉假节钺的前将军,名副其实的蜀汉政权武将之首,麾下三万荆州兵也是蜀汉政权最精锐的部队,襄樊之战的战略意义重大,意在打通汉中至上庸再到荆州的连接线,而这条占线上唯一的断带就在于襄樊地区,如果关羽能够夺得襄樊,真就能达成出宛、洛的蓝图。

而天遂人愿,一代名将陨落于麦城,不仅使蜀汉的大好形势就此葬送,还为夷陵之败埋下了祸根,痛心的地方也不止是关羽身首异处,更是蜀汉从此失去了荆州的部分控制权,战略国策也就失去了意义,造成后来诸葛亮只有不断北伐寻找出路的窘境。

于禁一生大杀四方,屡立战功,是曹操最倚仗的将军之一,也位居“五子良将”之列,但其一生最大的耻辱就是在樊城面对关羽时,所督七军全军覆没不说,而后还向关羽请降了,话说到这里,我个人觉得于禁确实有为属下将士乞求活路的心里因素,时为水漫军营,关羽军乘大船射杀逃亡于岸堤的魏军,相当于将魏军当活靶子来打,这样的情况下,于禁的投降显得为将者的仁慈之心。相比较而下,庞德虽然英勇抵抗,但箭矢射完之后,也是乘小舟逃跑,并未管手下将士的性命,因此曹操的评价也有失公道。

当关羽被东吴杀害后,于禁又转投了孙权,当刘备东征时,孙权向魏国称臣,便将于禁还给了曹丕,此时的于禁已经是“须发皓白,形容憔悴”,由此可见于禁内心的愧疚还是很大的。但曹丕还是羞辱了这位功劳颇高的大将,命令于禁拜谒已故的曹操灵位时,在曹操的排位后放置巨画一幅,画里是于禁全军覆没投降关羽与庞德大义凛然只求速死的对比,《三国志》中在此处记载到“禁见,惭恚发病而死”。个人觉得曹丕对于奉献如此大的老将军做出这等羞辱的事,也真的令人痛心。

五子良将中,一直战斗到第三代魏国君主的老将张颌,最终官至征西车骑将军,也是五子良将中官职做到最大的。在西线的战区中,搭档过夏侯渊、曹真和司马懿,前两者都是曹氏宗亲为主帅,张颌挂副,战绩颇丰。但到了司马懿挂帅时,张颌却死于一场追击,虽然在《三国志》中未提起张颌为何追击,但《魏略》中的说法是张颌劝司马懿不要追诸葛亮,司马懿却咬定了让张颌追击,因而才在木门遇伏。

这种由于司马懿的政治阴谋造成张颌之死的说法我个人比较赞同,《汉晋春秋》中记载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期间是“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故请战。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由此可见的司马懿战略防守的态度很坚决,以司马懿的智慧,诸葛亮退军时的布防和安排理应能猜的到,又何况是木门这样的山谷地形?加之张颌都已经看出来此退军不能追的情况下,司马懿还一定要让张颌遵守军令追击至死,此间的政治谋害是比较明显的。张颌之死也是魏国政权中老一辈功勋之首的陨落,心痛之余也是司马家族排除异己的一个台阶。

千里袭人的夏侯妙才是魏国西线雍凉战区的大都督,韩遂、马超这等名将在其阵前也占不到丝毫便宜,西羌陇右皆平复于夏侯渊之手。曹操能够顺利拿下汉中也多亏了夏侯渊的指挥,而这位名将在刘备发动的汉中之战中,被黄忠斩于定军山,也使魏国上下震动,而在夏侯渊与刘备相持一年的时间里,曹操也并未对汉中战场进行有效的增援,夏侯渊也多次分兵援助张颌,导致自己孤立无援,奋战而死。这位名将之死不仅让曹魏痛失西线一柱石,而且丢掉了汉中这块战略要地。

魏延在历史上是刘备比较喜欢的将领,在夺得汉中之后,刘备也是力排众议,没有提拔元老张飞,而是任用魏延为汉中太守,魏延也不负众望,在汉中为蜀国顶起了北方的防线。但魏延的结局却很悲惨,不仅被历史钉在了谋反的十字架上,还在死后,被杨仪踩着头颅大骂为庸奴。

其实在历史上,魏延展现了不错的军事能力,后世还有评价其“子午谷奇谋”要比诸葛亮的稳扎稳打更有机会获胜,无论如何,这样的军事人才,在本来就人才匮乏的蜀国,算是极为稀缺的资源,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失误,不仅被诛灭了三族,还在历史上留下了“脑后反骨”的恶名。

上述将领中,关羽、夏侯渊、张颌终究是战死沙场,留得一代名将之名于后世,而于禁死的是比较窝囊,虽然晚节不保,但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毅重之美名。而魏延谋反之说确实找不到太多证据,而蜀汉政权在诸葛亮去世后,本该他大展宏图之时,却死于了杨仪、费祎之流的手里,空有一身才华,当打之年却恶名留传于世被灭三族,实在是可惜,冤枉。

“三国时期最冤的五位猛将及其悲惨命运”

三国时期,死的比较冤,还让人比较痛心的五位猛将,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里以正史《三国志》为准,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名,魏延最冤

魏延在诸葛亮主政时期,赵云去世之后,位列蜀汉武将之首,应该争议不大。

魏延颇受刘备信任和重用,并亲自主导部署了汉中的布防大略。在诸葛亮北伐时,魏延又大胆的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且不论此计能不能成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本就要根据敌我双方的综合情况,出奇兵制胜。这点上,魏延的谋略是没有错的。

魏延有勇有谋,只可惜,遇到了一生谨慎的诸葛亮。虽然魏延在北伐中屡立战功,却没能盼到北伐的成功。最后,魏延却被以谋反为名,为马岱所杀,还牵连了三族。

魏延死的太冤,而且蜀汉此时原本缺将,也不免让人痛惜,所以,给他排名居首。

第二名,张郃也很冤

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中,最后去世的,自然也最受器重。此时的张郃,受封左将军,都乡侯,可以说是除了曹氏宗亲之外,曹魏阵营的武将之首了。也正因张郃特殊的地位,司马懿为了独揽兵权,必然是要除之而后快了。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蜀军撤退,司马懿让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而司马懿不听,张郃不得已,只能率军追击。张郃与蜀军战于蜀营木门之外,飞矢中郃右膝,薨。

如果说诸葛亮故意害死魏延,有点证据不足,但是司马懿故意害死张郃,意图却比较的明显。

第三名,张飞死的太窝囊

张飞自少年时,就追随刘备,征战四方。张三爷曾义释严颜,击败张郃,忠义也不亚于关羽。

可是,“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在刘备准备征伐东吴,正是用人之际,却被账下将领张达、范强所害,不免得令人扼腕叹息。

张飞死的虽然不是太冤,却是死的最窝囊,也最令人痛心。综合下来,排名第三。

第四名,典韦死在曹操好色

典韦跟随曹操攻打荆州,宛城守将张绣投降。张绣设宴款待曹操及众将,原本挺高兴的事情,结果曹操却把张绣的婶婶给睡了。张绣恼怒之下,降而复反,袭击了曹操大营。

曹操出战不利逃走,典韦率十余人与张绣叛军大战于营门口,无不以一当十。无奈敌众,韦被数十创,杀数十人,创发,瞋目大骂而死。

典韦死的壮烈,但是为了主公泡妞而死,实在是有点冤,令人痛心叹息呀。

第五名,于禁投降毁了一世英名

于禁在曹操得了兖州时,就投奔了曹操。他跟随曹操战徐州,讨黄巾,拒张绣,擒吕布,伐刘备,战袁绍,降昌豨,收朱灵,可谓是曹营战功之首,深得曹操信任与器重。

只可惜,襄樊之战,于禁率七军救援曹仁,遇到连绵大雨,不战而败,迫不得已投降了关羽。而关羽又是一个刚愎自用,傲慢无礼,缺谋寡恩之人。关羽对待于禁,既不用,也不放,更不把于禁送往成都,交给刘备处置,而是把于禁给关了起来。

最可恨的就是这种,你说关羽跟于禁到底有什么仇,这可是奇耻大辱呀。如果当年曹操也这么对关羽,你说关羽的忠义之名还在么?恐怕关羽被曹操关在狱中,也再无出头之日,节操早碎满地了。

更可恨的是,于禁投降了关羽,关羽自己还战败身死了,结果于禁又被孙权所获。孙权自然不像关羽,而是以礼相待于禁。孙权向曹丕称臣,看于禁年迈,将于禁送回了曹魏。最后,在曹丕的羞辱下,于禁在羞愧之下病故。

于禁有才华,有谋略,能征善战,却毁在了一次投降之上。试看三国时期,投降并不可耻,包括关羽、张辽、黄忠、黄权、姜维等等在内的一众名将都投降过,但不同的是他们都得到了重用,或者被施恩放回,得以重树威名。如果于禁直接投降了刘备,相信会是另外一番光景。只可惜于禁降错了人,结果落得个身败名裂,羞愤而亡,不免令人叹息。所以,给于禁排名第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