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一生郁郁不得志,你认为是他自己的原因还是慈禧造成的?(光绪帝的命运:权力傀儡与慈禧的掌控)

光绪帝的命运:权力傀儡与慈禧的掌控

光绪皇帝是大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由于同治皇帝无后,当时执掌大权的慈禧为了日后能更好的掌权,选了自己亲妹妹的儿子4岁的光绪继承皇位。

光绪皇帝4岁登基,朝中一切大事自然是慈禧太后说了算的,到了光绪17岁的时候,他便有能力亲政了,此时的慈禧是非常信任光绪的,也给了他一定的权利让他去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光绪虽然不是慈禧亲生的,但是一直是慈禧抚养大的,慈禧对光绪的教育也颇为看重。但是慈禧给了光绪一定的权利之后,光绪并没有带给慈禧惊喜,反而处处犯错,将朝廷弄的乌烟瘴气,各方面发展都呈下滑趋势。

最终更是因为变法,两人的关系到达了冰点。光绪从28岁开始就被慈禧囚禁,一直到38岁光绪皇帝去世。

这就是光绪皇帝的一生,4岁到17岁说白了是一个傀儡;17岁到28岁亲政,因为能力问题,并没有为国家做出任何贡献;28岁38岁被囚禁,直到被毒死。

光绪皇帝的一生确实是郁郁不得志的,短短的38年生命,他努力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精神可贵。他伤心过,自己最爱的女人被慈禧推入井中溺死,他却无能为力。这其中自然有他软弱无能的一面,也有慈禧强势不讲理的一面。慈禧虽然对权利痴迷,但是刚开始,对于光绪皇帝还是抱有希望的,只是光绪不争气,慈禧看着大清朝在光绪的治理下日益下滑,只能重新将权利收回。所以光绪皇帝的郁郁不得志大多数有自己自身的原因,也有慈禧对权利痴迷的原因。

光绪皇帝的悲剧人生:被束缚于深宫,无法施展抱负

光绪皇帝的悲剧人生,其实从他四岁入宫继承大统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乱世奸雄曹操引用《荀子.哀公》篇“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形容汉献帝刘协,依我看来,光绪皇帝一生郁郁不得志,被慈禧养在深宫之中,形同木偶,无法施展生平抱负,也出于此。

首先,我们来看光绪入继大统登基为帝的历史背景。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同治帝没有留下子女。国不可一日无君,在选定新君的皇室会议上,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亲自指定醇亲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据传慈禧话音刚落,醇亲王奕譞一声哀嚎,瘫倒在地,大哭不止。亲贵纷纷伸手相搀,但谁也拉不动。奕譞为什么大哭,儿子当皇帝了自己不是应该高兴吗?天可见这真不是什么好事,奕譞是在为儿子的命运大哭,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寡嫂,同时也是妻姐的为人,儿子在她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牵线木偶。

光绪帝年幼从旁支入继大统,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在位45年,大权在握,即使20多年不上朝,仍然牢牢把控朝廷的局势。可光绪不一样,光绪皇帝上面有个千年婆婆,那个女人视权力如命,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光绪童年懵懂,少年煎熬,好不容易盼到了大婚,以为可以亲政了,为了归政后更有效地控制光绪,慈禧太后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给光绪做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六日册封皇后,二十七日大婚。二月三日,慈禧太后归政。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已甘心地去让光绪帝行使皇权,而是在归政前后搞了一连串的活动,以便对亲政后的光绪帝加以控制,继续操纵清廷大权。为加强对朝廷的控制,她在文武官员的安排任命上多用对其效忠之人,以至于光绪帝亲政之时所面对的几乎尽是太后听政与训政时期的重臣。为便于把握光绪帝的动向,她决定将光绪帝读书的书房由毓庆宫改在颐和园附近的西苑,要求光绪帝每日到颐和园向她请安,亲政后的光绪帝必须将朝中大事向她"禀白而后行"。显然,慈禧太后为光绪帝亲政设置了重重路障。光绪帝的亲政历程由酝酿到开始经过了两年半多时间,并且是一波多折。但是,已长大成人且渐渐成熟的光绪帝一经正式亲政,其所作所为则是慈禧太后始料不及的。尽管慈禧太后仍不断以各种方式箝制着他,然而作为一个年轻的皇帝,他总还要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与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已经不可避免。

当时的大清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内忧外患、危如累卵,特别是甲午海战失败后,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组织发动下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1898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寄希望于通过光绪帝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从一开始就百般阻挠变法,最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继而大肆捉拿维新派,“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欲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以取代载湉,史称己亥建储。由于得不到列强和大臣的支持,企图失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光绪皇帝暴崩,而一天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去世,两者之死仅隔不到一天,引发了世人对光绪皇帝死因的猜测。

光绪帝作为衰世皇帝,他具有励精图治,救亡图存的进取精神,同时又有对慈禧太后的独断专横逆来顺受的软弱性格。这是他从小就被束缚、被压抑造成的后果,加上当时的情势,使他不敢也不能与太后彻底决裂。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在这方面过多的苛责他。这造成了国家的悲剧,同时也造成了载湉个人的悲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