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水师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里?

经历了惨痛的两次鸦片战争,清朝政府的水师毫无抵抗能力,割地赔款,同胞牺牲,“天朝”梦中惊醒,朝野上下有识之士再也坐不住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夷制夷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1866年,清朝政府批准了左宗棠的奏折,在福建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并开设造船厂和水师学堂,后林则徐外甥沈葆桢接替左宗棠的位置,沈葆桢进一步扩大船厂,培养海军人才。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沈葆桢率海军击退,不过从此清朝政府也意识到日本将是永久的祸患。

经过一番争论,最终“海防”论压倒“赛防”论,1875年清朝政府决定专心加固海防,任命沈葆桢和李鸿章为南北洋水师大臣。每年可提取400万两军费,用于加强军队,沈葆桢从大局出发,认为“外海水师以先尽北洋创办为宜,分之则难免实力薄而成功缓”,先集中军费快速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北洋水师,成熟之后,再建设三洋水师,自此北洋水师建军开始。

然后,使得军工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

北洋水师可以说是洋务运动取得的一大成果。起初李鸿章从英国人手里购买军舰,发现质量低劣,1879年日本占领琉球,清朝政府要求李鸿章极速购买军舰,这次李鸿章派江南制造总局的徐建寅到欧洲各国访问,最终确定在德国伏尔铿(Vulkan)船厂订造两艘铁甲舰,就是赫赫有名的“定远”、“镇远”及一艘铁甲巡洋舰“济远”。

为保证造舰的质量,李鸿章特派曾留学英、法的刘步蟾、魏翰、陈兆翱、郑清濂驻厂监造,凡不合格者要求重新返工,并派管轮学生陆麟清带领工匠领头黄带、林祥光、陈和庆等10人驻厂随同练习,期于船成学亦成。

同时,之前在英国订购的军舰也已回国,此时北洋水师初具规模。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有“定远”和“镇远”两艘主力铁甲舰(排水量达7400吨),5艘次轻量级的巡洋舰(即“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5舰,排水量在2000—3000吨),加上早前购买的“超勇”“扬威”两艘千吨级的巡洋舰和其他国产木甲战舰、炮舰和鱼雷艇,舰艇总数达50多艘,总计5万多吨,即为北洋水师的主力阵容。一时间成为海上巨霸,令外国列强侧目,当属“亚洲第一舰队”,世界第六。

对海防的重视,促进了国内军工业的发展,大兴军工厂,如: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最后,实锤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当大清也有了洋人的坚船利炮时,还是一败涂地,也许比先进武器更强大的是人的精神和气节。上面腐败下面自由散漫。

北洋水师自1888年建成到1894年与日本开展,六年间没有添置一炮一舰。甚至朝廷在1892年因慈禧太后要建颐和园而挪用军费。1894年中日战争一触即发,才派李鸿章到处购买军舰,英,德等国保持中立,战争结束前军舰不能交货。最后只能靠老化的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对阵,全军覆灭。

一开始请外国教习训练海军,刚学会点本领,那个“天朝”思维又出现了,觉得自己很行,一切应当中国化,外国教官被赶走了。自此,军队风气渐渐不正,《北洋海军章程》规定总兵以下各官,皆终年住船,不建衙,不建公馆。然而提督丁汝昌却在海岸刘公岛建铺屋,还租借给士兵,夜间有一半不在舰上,而李鸿章为不管不顾,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才勒令所有人必须驻舰。

诸多史料记载北洋海军从军官到士兵皆无心军事,要么贪生怕死,要么吃喝嫖赌,根本无心训练。甲午战争爆发,布阵迎敌陷入混乱,刘步蟾摆的是“一字雁行阵”,而丁汝昌的命令却是各舰分段纵列,摆成掎角鱼贯之阵。各舰无法配合作战。

北洋水师的覆灭意味着清政府的自救失败,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