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是只是被后人过度艺术化渲染?(乱世培养英才,三国文学传世)

乱世培养英才,三国文学传世

汉朝统治时间极长,末期动荡的时间相对更长,为乱世英才提供成长时间与空间

越是强大的王朝,在他走向末期的时候,其社会动荡的时间越长,因此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统一和制度的完善。比如说唐朝,从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一共维持了289年,而从唐朝到宋朝,却整整经历了54年才完成了统一,中间出现了许多小王朝,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五代十国。

同理,汉朝也是这个情况,汉朝享国时间更长,它足足维持了407年,一直到公元317年,东晋的建立才宣告汉朝统治的结束,那么汉朝末期军阀割据,互相之间的征伐就不可避免的更加剧烈,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期间整整维持了60年,而且就算是到了东晋建立,社会依然极其的不稳定,从八王之乱一直到五胡乱中原,再到后来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南方汉族政权相继更迭,汉族甚至一度陷入亡族灭种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战争不断,硝烟四起,思想束缚相对放松,正所谓乱世用重典,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会为人才的出现提供土壤和成长时间。

像三国时期魏国所采用的九品官人法,也就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这种选拔机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门阀对简拔人才的控制,同时也选拔了一大批的实干,有能力的人才,在汉朝察举制度崩坏的情况下,九品官人法的实施在当时也相继被蜀国和吴国借鉴,当然这种选拔制度虽然最后不可避免的变了形,形成了上品无寒士,下品无贵族的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魏国,这种选拔方式收纳了一大批因战乱而失散的人才,同时也在贵族圈儿里形成了一种良性的流动式竞争方式。

汪征鲁先生做过相关的统计,他在《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第五章中,统计了入仕之正史传主中出身寒门的数数与比率:魏的247人中,寒门占102人,比率为41.3%,大家或许觉得这个数字不太直观,大家不妨看看这组数据:西晋的234人中,寒门仅59人,比例急剧下降至25.2%。若考虑曹操三祖孙沒有如司马氏般与各世族妥协,寒门比例只会更高。

人们提到三国,不可避免的会提到章回体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但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三国的这段历史和其中出现的人物就已经深入人心了,像豪放派诗人辛弃疾就曾经发出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苏轼描绘的“谈笑间强虏飞灰烟灭”的情景也不仅让人心驰神往,唐朝军神李靖更是对诸葛亮赞不绝口,甚至将诸葛亮的军队比作白起的虎狼之师,在《武经七书》中,更是称赞诸葛亮为“战必胜,守必固”,至于忠义的化身——关云长,就更不用说了,在崇尚仁义礼智信的封建王朝,关云长已经被神化了,其在民间的影响力,基本上无人能出其右。

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三国演义的问世,三国这段历史的知名度,更是被推到了顶峰,在当时就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现象,一度出现"争相誊录,以便观览"的盛举,更是刺激当时历史演义文章的大批量创作,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的历史演绎多达两百部,而三国这段历史更是占了其中大部分,甚至一度传到海外:

早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确实是人才辈出,但各种文学创作也为三国的扬名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国演义》: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如何深入人心?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历史人物的深入人心,我认为首先应归功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家喻户晓,三国的确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长河中,绝不乏乱世争雄、群英逐鹿的割据时代,期间的英雄豪杰也绝不比三国英雄逊色,之所以三国历史独秀于林,引人钟爱,我觉得原因有三:

其一,三国时期确实英雄辈出,值得大书特书,惟其如此才有了文学大家罗贯中倾注心血,写出了名垂后世的文学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得以使这一段生动、波澜壮阔的历史最广泛的被人品读了解。其它同样历史时段,东周时期的春秋争霸、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十六国、唐末的五代十国,历史过程不可谓不惨烈、不精彩,只是他们没能荣幸被文学巨匠选中和演绎,使最广大的群众无缘走近、无缘感受,进而无缘传播。

其二,《三国演义》无愧于巨著手笔,它的高超艺术性决定了传播的广泛性,同样有小说演绎的《岳飞传》、《杨家将》、《隋唐演义》,由于其艺术水准和尊重刻画历史能力的差距,无法同《三国演义》相媲美,而没能把相应的历史炒火到三国的程度。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如果回去重读《三国志》都会觉得索然寡味,明知不是史实,但我们宁愿固执地相信“草船借箭”、“空城计”、“单刀赴会”等精彩的存在。诸葛亮已经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我们不愿还原偏重政治才能、军事水平并非无往不胜的真实历史,宁愿像仰慕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一样,仰慕他的无所不能。

其三,影视作品对《三国演义》的厚爱和呈现,使三国英雄的崇拜热潮得以推波助澜,使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和面容,活跃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三国时代虽然分崩离析,但刘汉正统思想还占主导地位,由此衍生的忠义节烈行为更能引发后人共鸣,艺术化渲染成分确实存在,激发每个人内心的英雄情结,主体思想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有益无害。最终不过使今人经历跌宕起伏的情感洗礼后,发出“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的慨叹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