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元璋杀了很多贪官却还是无法杜绝贪腐呢?问题出在哪里呢(封建王朝贪腐难以根除-人治制度缺乏法治保障)

封建王朝贪腐难以根除-人治制度缺乏法治保障

试回答本问题:我认为即使老朱能够杀光所有贪官,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遏止贪腐!那些换上去的新任官员,仍将前赴后继地腐化堕落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封建王朝实行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说到这里或许会让人纳闷:大明王朝不是有《大明律》和督察院以及其他司法机构吗?怎么能说只有人治而缺乏法治!

(朱元璋)

没错,不仅是明朝,历史上的封建王朝都曾经制定过法律,也都曾试图通过法律,将天下人纳入规范的统治秩序之中。使官员能够依法行使权力,既能为国尽忠为民尽责,而又不超规逾矩贪赃枉法。

秦朝以严刑悛法而闻名,西汉王朝也曾以酷吏严格执法而闻名,唐太宗李世民也致力于以法治天下,宋朝的法律体系更为绵密而完备!然而,无论是秦朝还是汉、唐、宋,它们都无一例外的败亡了。尽管导致其灭亡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因为法纪废驰而导致官吏贪腐,却几乎同出一辙!

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就在于:好的理念还需要好的制度做保障!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就无法避免人亡政息的必然结果!不错,朱元璋既有手段又够狠辣,所以他能够凭借自己的霹雳手段,暂时压制住官员贪腐的局面!然而,当朱元璋稍有松懈之时,贪腐之风又会卷土重来。

(朱元璋与刘伯温)

此外,封建王朝实行的是阶梯式的统治方式。这就犹如一座金字塔,皇帝高高在上占据塔尖。朝廷大臣占据第二层,担当承上启下的作用。各级官员占据第三层,代天行狩负责治理地方。而广大黎民百姓则牢牢地占据着最底层,负责缴纳税赋,出傜出役,供养那些不劳而获的统治者们。

我们可以看一看,在封建社会里除了最底层的老百姓没有选择之外。其他三个阶层都有得选择:皇帝可以选择做勤于治国的明君,还是做吃喝享乐的庸主!大臣可以选择做青史流芳的贤臣良佐,还是随波逐流、贪婪无度!各级地方官员也可以选择,是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官,还是做执法犯法渔肉百姓的贪官污吏!

没错,大明的法律很完备,但是再完善的法律也要靠人来执行!换言之,假如皇帝松懈怠政了,就会给大臣上下其手的机会。假如朝廷大臣腐化一个,就会带坏一批地方官员。假如地方官员腐化得不可救药了,就会逼得百姓没有了活路。

(嘉靖皇帝——纵容严蒿父子贪腐乱国)

上述三个环节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就将逐渐演化成封建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使其逐步丧失活力,直至将其拖垮、拖死!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大多都是败在了“人亡政息”上,当有作为的皇帝去世或是因年老而昏瞆倦政(比如:梁武帝萧衍),就会使王朝那根崩紧的弦松懈下来,使封建王朝的固有积弊卷土重来!

而当贪腐之风逐步反弹,而皇帝却已经黔驴技穷之时。面对着贪官们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及各级贪官之间勾搭连环的利益输送,形成了可怕的攻守同盟时,即使是手段狠辣的朱元璋,恐怕也是有心而无力将其彻底铲除干净了。而且最后,也正是因为贪腐横行断送了明朝天下!

(崇祯皇帝指着大臣说:都是你们的错!)

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杀了许多贪官,但却始终无法根除官员贪腐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时期反腐比现代更有效,财产申报制度是关键

朱元璋没有彻底消灭贪官腐败现象,靠铁腕高压恐怖手段遏制住了腐败的猖狂。在整个明朝,朱元璋时期的官场清廉指数是最高的。

不谈什么主义,你敢说现在的反腐比朱元璋的反腐更有效吗?我们不也是靠严打狠抓嘛,至今也没有出台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

朱元璋的启示告诉我们,只靠上层领导自上而下的狠抓严打只能吓唬住那些胆小的,等换了领导班子,政策执行力度下降,那些蠢蠢欲动的贪心立马会活跃起来,伺机行动,也就是反弹。

只有从人治转换成法治,再从法治转成法制。比如禁止公务员及直系家属移居国外,财产实行三年一申报制度,每五年实行一次全国大清查,严格落实财务制度,退休时再来一次财产清算,我就不信还有人敢贪,就算贪也贪不了几年。

个人愚见,不当之处请拿红包砸我吧,我爱刺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