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真的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的历史关系及其对中国文明的贡献)

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的历史关系及其对中国文明的贡献

黄帝部落居于姬水流域,姬水黃轩辕虽然史书记载不清,但由于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出自同一原始氏族加上文献明确记载姬姓是关中的古老部落,所以这一部落应该与炎帝部落相距不远。有学者认为黄帝应属于庙底沟文化,他的生地与葬地大致相同,皆在今黄陵县一带。《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氏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史记·五帝本纪》又载,黄帝死后葬桥山,桥山也就是有峤氏之居地,“桥”与“娇”相通。此外,黄帝汉代画像石上的黄帝像的正妃嫘祖,大概是生活于洛水的支流沮水一带的部落,沮水流经桥山,汇入洛水。还有黄帝的史官传说在今白水县,正好与黄陵县相接。从这些资料看,黄帝部族最初大概就生活于洛水中游一带。黄帝既然与炎帝为同时代之人,在考古学上应属于龙山文化早期阶段。前面已经提到在今陕西关中及陕北一带龙山文化遗址很多,居于全国前列,其中陕北的龙山文化遗址就占了全省的64%。此外,古有黄帝以玉为兵的传说,这种传说也被考古发现所证实,在陕西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不少玉琮、玉璧、玉钺、玉璜、玉瑗、玉刀等礼器。在陕北北部的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不少城址。2006年在陕北榆林市附近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小刀和指环两件铜器,如果年代不误的话,这是在陕西境内发现的最早的铜器。所有这一切都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黄帝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因为黄帝部族主要生活在关中西部和陕北地区,所以他们与炎帝部族略有不同,过着农耕兼游牧的生活。这个部族后来也向东迁徙,主要生活在陕北和山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由于这里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所以他们在这一带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因此具有强悍的军事战斗力,这种生产方式也决定了其迁徙不定的部族特征。大约在龙山文化时代的中后期,他们中的一部沿北洛水南下,从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进入山西南部,又从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另一部分则直接东渡黄河进入华北北部。黄帝部族在东迁的过程中,曾与炎帝部族、蚩尤部族分别爆发了阪泉之和涿鹿之战,这两场战争黄帝部族均获得了胜利,从而奠定了黄帝部族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

文献记载说黄帝有4个妻子、25个儿子,其中14个儿子有封地并有姓,青阳、苍林与黄帝同姓姬,其余的姓是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等,这一切际上都是黄帝部族不断强大,人口不断增长,从而不得不分化出更多部落的真实写照。这些有着血缘关系的部落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形成了所谓的部落联盟,黄帝就是这个联盟的首领。文献还记载说在黄帝的9个儿子的封国中,后来又分化出了近70个封国,主要分布在今陕西、山东、河北和河南四省,此外在内蒙古、江苏、安徽、青海、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区也有分布。这些所谓封国,就是上古的部落。

黄帝部族进入中原后,实行了许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使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传说中有30余项发明被记在了黄帝名下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典章制度等许多领域,比如水井、衣裳冠冕、灶、釜、车、伞、镜、鼓、舟船、踢球、音乐、货币、几案历法、弓箭、文字、图画、礼法、兵法、市场、婚嫁、宫室、棺椁、指南车等。尽管这一切并非全属事实,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黄帝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有了较大发展,因而黄帝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崇敬,长期以来人们宁愿把这一切进步都加在他的身上,塑造了其华夏人文始祖的形象。

大约在阪泉之战后,炎帝部族与黄帝部族实现了联盟,由此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黄帝战胜蚩尤之后,进一步密切了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部落的联系,各部落之间的始文化与生产技术得到了交流,并且逐渐趋于一致,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际上其并非只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部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由于虞夏时代发生了大洪水,东南不同文化圈的族也纷纷迁徙到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融入了以黄帝部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之中,形成了“天下之中”的华夏民族。因此,华夏民族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非是一两次战争的结果。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即黄帝部族在迁徙过程中虽然与一些部族发生过战争,但当战争获得胜利,各部族之间的联盟形成后,黄帝遂实施了以德治天下的政策。他重视以德教化各部族的成员,以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吕氏春秋·去私》载:黄帝“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也就是说黄帝整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商君书·画策》说:黄帝制定了“君臣上下之仪,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认为是黄帝制定了礼仪道德规范。这些理想化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帝时代的历史风貌,当时的德政促成了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的出现。

新郑:黄帝故里的历史和认可

黄帝是公认的人文始祖。国内最早明确记载黄帝的文献始于战国时期。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轩辕之丘”。“轩辕之丘”位于新郑的说法出自《大明一统志》。

新郑轩辕庙门前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立“轩辕故里”碑一通,目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在2008年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肯定与认可,每年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规格越来越高,海外影响力也越来越强!新郑“轩辕故里”名片越擦越亮!这让隔壁邻居恐慌,一些争辩就来了。

郑州旗下新郑的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延安麾下的黄陵实力,郑州和新郑的中原打法让一些人无所适从~~

黄陵县和新郑市的历史变更,仔细研究非常有意思,原来新郑历史上有过“苑陵县”之名。古苑陵县VS今黄陵县,有思辨力的可以研究下:

黄陵县(中部县)历史沿革

夏商时期属桥国领域。西周时期称白翟地。战国早期属魏国,后期属秦国。西汉时设狄道县。

后秦在今县南置中部县。

北魏兼置中部郡,并分西北部地置狄道县。

西魏大统九年(543年)中部郡、县迁至县境杏城(今桥山镇南的南城)。

北周改狄道县为利人县,后废。

大隋开皇九年(589年)因避隋文帝父杨忠名讳,改中部县为内部县。

大隋大业三年(607年)内部县迁治今址。

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称中部县,并在县城兼置坊州。

元至元六年(1269年)撤销坊州,县属鄜州。

明祟桢十四年仍复中部县。

1944年,因县城北桥山上有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改名黄陵县。

新郑市(苑陵县)

裴李岗文化时期,新郑地区进入以原始农业为主的氏族社会,是中国古代文明最早的发源地。

仰韶文化中晚期,新郑为有熊国,是黄帝族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核心地带。

龙山文化中期,新郑为祝融氏之国。夏商时期,新郑为夏都、商都京畿。

西周时期,新郑为郐国;

春秋时期为郑国,战国时期为韩国,郑韩故都为中原地区最主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工商业都会。韩国时,设郑县,治所在韩都。

秦统一六国,设新郑、苑陵二县,属颍川郡。汉承秦制,属河南郡。

晋朝时期设荥阳郡,新郑入苑陵县。

东魏,设广武郡,苑陵属广武郡。

隋朝时期复新郑,后废苑陵,入新郑县,仍属荥阳郡。

唐朝时期分新郑、清池二县,后清池县复归新郑。

五代后设新郑县。

备注:苑陵县是古县名,始置于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隶属于颍川郡,治所在苑陵城,城址位于今新郑市龙王乡古城师村。

轩辕氏复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随着历史演变逐渐变化为“轩辕”复姓、“轩”姓和“辕”姓,这个类似欧阳复姓逐渐演变为欧姓、阳姓、“欧阳”复姓。

《郑州晚报》2006年曾报道,郑州市民轩辕放女士拿出家藏的《轩辕氏家谱》复印本,上面清楚显示,这本在民国十年印制的家谱,经轩辕放一家人数年统计,河南、山东发现姓轩辕的人有13万之多。轩辕放珍藏的石刻版家谱序部分,清楚标明是民国十年由开封永丰印刷处印制。

目前,河南省依然是轩辕姓氏的聚集地,太康、上蔡、郑州、新郑、柘城、遂平、西平、西华、临颍等县市有数十个村庄都有轩辕氏,现在许多地方还有轩辕宗祠。

轩氏后人目前在河南分布地:

临颖县王孟乡轩庄村

太康县独塘乡轩庄村

太康县龙曲镇轩庄村

太康县王集乡东轩村

太康县王集乡西轩村

民权县龙塘镇轩庄村

睢县孙聚寨乡轩庄村

开封市郊区柳圆口乡轩楼村

鹿邑县枣集镇轩楼村。

我有大学同学姓轩,她老家就是太康的。

ps:某地不少人对于郑州黄帝故里很不满,大肆攻击,但这也无法掩盖国家层面认可。黄帝陵那个黄帝脚印石更是无厘头。陕西媒体介绍,黄帝脚印石,1956年出土于黄帝陵东南2公里的周家洼村,后人因敬仰黄帝一生的勤奋和功绩,雕刻了这幅巨型脚印,以弘扬华夏民族精神中的“踏石留印”的文化精髓(这大脚丫印也牵强附会说成黄帝的啦[大笑])。

#河南# #郑州# #郑州身边事# #新郑# #黄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