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程度比较好的梁山好汉有哪些?(梁山好汉的业务分工精细而科学,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领导干部的知识化欠缺)

梁山好汉中文化程度的排名及评述

说到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就不得不首先提起黑旋风李逵了。

最没文化的应该是李逵。

李逵家境贫寒一天书没念过,大字不识一个,打伤人跑出避祸,混进了江州监牢里当了个小牢子,除了敲诈勒索犯人就是赌钱。另外他的脾气秉性和举止言行也与文化不搭边。所以他应该是文化程度最低的。

文化程度最高的应该是卢员外。

古代进仕都要进行科举考试,而员外这个官职并非通过科考所得,而是花钱捐来的虚名,并且不用上班。

《资治通鉴》记载:“神功元年(697年),李峤知天官选事,始置员外官数千人”“神龙二年(706年)三月,大置员外官,自京司及诸州凡二千余人。

可见当时的官府为了筹集资金,搞了个特殊政策,花钱就可以买官,但不设岗位。这样,政府机构既不超编,买官的人也有了虚名,一举两得。

既然员外是虚设的官职,为什么说卢俊义文化最高呢?因为卢俊义是京城首富,又没有劣迹,属于清正廉洁的富豪。富豪如果没文化,岂不成了当今的土豪。所以,卢俊义这个员外应该在梁山是文化水平最高的。

除了卢俊义之外,梁山文化水平最高的,应该排列如下:

第一,智多星吴用。

吴用仅凭智多星的绰号就可以排第一位。落第秀才,私塾先生,智取生辰纲的策划者,上梁山后一直是军师,没有相当的文化程度和熟读兵书,怎么可能胜任。

第二、及明雨宋江。

宋江身为县衙里的押司,本身就是舞文弄墨的文职人员。虽然没经过科考也没有文凭,但人家在浔阳楼上的题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可是真凭实据的相当有水平。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第三、文书萧让。

圣手书生,仅凭这个绰号,文化程度就显而易见。上梁山后还是重操旧业。同时还会摹仿蔡京的字体,写了一封假信,把蔡九知府都骗过去了,可惜被黄文炳识破。但那不是萧让的责任,而是吴用考虑不周所致。

第四、神算子蒋敬。

蒋敬在古代能胜任会计工作,没有相当文化是不可能胜任的。尤其在梁山这个虎狼之窝里,如果弄出一笔糊涂帐,那可不是开玩笑,容易出大事。

第五、神医安道全。

安道全能当神医,最低标准要读医书,医书可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另外每天还要写字开药方。所以安医生的文化水平应该是不浅的。

第六、浪子燕青。

燕青是琴棋书画无所不会,笙管笛箫无所不精,唱念作打轻车熟路,能和京城名媛李师师相媲美。李师师是干啥的,是招待皇帝的。燕青如果文化知识浅薄,恐怕连李师师的门都进不去。

第七,神机军师朱武。

朱武在梁山实际是高职低配,能当军师的人都不是普通的文化人。尤其是北伐辽国那个混天象乙阵,是朱武先给拆解出来,然后由九天玄女给宋江托梦,由公孙胜破之。

第八,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本身就是修道之人,能成为罗真人的高徒,一般文化是入不了真人法眼的。上梁山后又当了法师,呼风唤雨装妖作鬼,没点文化装不出那个样子。

第九,玉臂匠金大坚。

金先生专管刻制兵符印鉴。这种职业是需要文化做后盾的,并且还要精通各种字体,属于文化行业的专业人员。

第十,一丈青扈三娘。

《水浒传》里虽然没有扈三娘的文化知识描写,但她与孙二娘和顾大嫂两员女将是两回事。孙顾两位都是武林人士,孙二娘杀人不眨眼,顾大嫂敢挑头造反劫狱,都不是文明人。而扈三娘则是大家闺秀,既花容月貌,又武艺高强,还家庭富有,这样的条件如果说她没文化,谁都不能同意。

总结:

别看梁山是个粗人莽汉扎堆的地方,但文化人也不少,说人才济济并不夸张。除了上述所列人员之外,还有很多文化之人。

比如小旋风柴进,皇亲国戚,贵胄之家,怎么可能没文化呢!

那些身怀绝技的原朝廷将领,多多少少也是有一些文化的,比如林冲给林娘子写的休书,没文化恐怕就得由人代写了。还有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青面兽杨志等都是将门之后,也是会有文化的。

而在梁山像李逵那样的纯文盲,仅是占极少数。

梁山好汉的业务分工精细而科学,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领导干部的知识化欠缺

梁山好汉的业务分工比较细致科学,基本达到了人尽其才,上山前学的什么专业,上山后基本上就被安排在什么岗位。有专门马战的,有专门步战的,有管后勤的,有管营销的,有开酒店的,有打探消息的,有做衣服的,有打兵器的,有医人的,有医马的,有管纪检的,有管组织的,有管财务的……

一百单八将的分工细致而科学,可谓物尽其力,人尽其才,基本达到了领导干部的“专业化”要求。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属于“大老粗”,除了宋江、林冲偶尔能吟几首诗,卢俊义、柴进、燕青勉强算个文人,吴用做过民办教师,裴宣做过法院书记员以外,其他人都谈不上什么文化素质,基本上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那些公务员出身的好汉们,以前多是武将,天天跟兵器打交道,文化程度未必怎么样,初高中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些人里能达到本科水平的恐怕只有韩滔一个(中过武举)。那些黑帮出身、盗贼出身、打渔出身、开酒店出身的好汉,估计大部分连小学文化都达不到。比如张横,连给弟弟张顺写信的文化水都没有。

可以说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离领导干部“知识化”的要求相差甚远。知识决定一切,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团队,注定不会有多大发展空间。

宋江其实很重视知识分子,也很重用知识分子,比如卢俊义、林冲、吴用都处在梁山集团最高领导层的位置,柴进负责后勤兼财务工作,裴宣负责纪检工作,也都是很重要的部门。虽然如此,宋江在知识分子的培养方面做的却很不够,也没见他在梁山举办过什么领导干部培训班。试想朝廷招安这么一批“粗人”干什么?除了用这些人打打仗外,能放心让他们到地方上去任职吗?这些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拿刀杀人的好汉们,能做好一个地方的父母官吗?

过多的大老粗聚在一起,很难形成一个长远的共同理想、施政纲领或是奋斗目标,也很难形成持久的凝聚力。宋江面对这样一个战斗力很强、文化素质很低的特殊团队,也只能用一个模糊不清的“替天行道”来维系班子内部的稳定。在梁山集团部分人眼里,奋斗的目标似乎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论秤分金银”。

总之,梁山集团在领导干部的“年轻化”、“专业化”方面做的不错,但在最重要的“领导干部知识化”方面相当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阻碍了梁山集团向更高更强方面的发展。仅靠梁山集团领导层现有的实力,很难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无外乎有三种结局,一是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比如刘邦、朱元璋;二是被镇压下去,比如陈胜、李自成、洪秀全;三是接受招安,替现有朝廷出力。第一条路成功的案例很少,宋朝之前似乎只有刘邦一个;第二条路失败的案例却太多太多,宋江之前就有绿林军、赤眉军、黄巾军、陈胜、黄巢……“自幼曾攻经史”的宋江想必对这些已了如指掌,梁山集团具体走哪条路,他心里可能已反复权衡了很多次。

宋江之所以选择第三条路,是不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一种定位呢?不过“招安”这条路在宋江之前还鲜有人走,宋老大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把自己和107个兄弟当了赌注和试验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