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

“亲爱的中国大使,我是几百年前郑和水手的后裔,我的身体中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一直以来我最大的心愿都是回中国看看,请问您能否帮助我完成这个心愿……”

2004年9月的一天,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大使郭崇立受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信是由一个肯尼亚女孩寄来的。

郭崇立缓缓地打开了信封,惊讶地发现信里的内容竟然全部是用汉字书写的,尽管字体看上去不是很工整,但里面表达的感情却是十分真挚。

“郑和水手的后裔?”看到这几个字,郭崇立显得很激动,不过,他没有急着回复,为了验证女孩的身份,他决定亲自前去走访一番,那真相到底如何?

流传数百年的传说

郭崇立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他来赴任的时候就已经从档案资料里发现了这里有关于郑和船队的痕迹,而到了这里以后,他又欣喜地发现之前在这里的中国外交官也一直探寻着和郑和船队有关的线索。

原来,据明代史料记载,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时候曾数次抵达过今肯尼亚的港口城市马林迪和蒙巴萨,这里也是印度洋海岸海上丝绸之路的最西南端。

2002年夏天,一位来这里采访的中国记者无意间从蒙巴萨的居民那里发现了来自中国的瓷器碎片,而且看上去就是很久以前的东西,他很是兴奋,立马带着一些瓷器碎片找到了时任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大使杜起文。

杜起文见到瓷器后也非常振奋,因为他来赴任之前也了解过相关的史料,只是一直没有发现实证,所以,一时间也对郑和船队到这里的记载半信半疑。

于是,杜起文便邀请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对瓷器碎片进行了检验,果然碎片被证实确实是明代产的,而且馆长也给他提到了郑和船队来到这里的故事。

那是一个在当地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据说郑和船队返航时曾带回了当地酋长赠送给明朝皇帝的礼物,也就是长颈鹿和斑马。

这对明朝来说可谓是奇珍异兽,明朝皇帝非常喜爱,还专门给两种动物分别赐名为麒麟和福鹿,并且还让画室画下了它们的样子,说着说着,馆长就拿出了一幅复制版的《瑞应麒麟图》。

这是他在瑞典求学时发现的,该图就画于明永乐年间,与当地的传说相符,馆长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做着相关的调查,他坚信郑和船队一定到过肯尼亚。

随后,二人就一起到了记者发现瓷器碎片的地方调查,果然在当地发现了不少中国明代的瓷器和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习俗,也就是说这里确实有中国人来过。

只是,寄信的肯尼亚小女孩到底是不是郑和水手的后裔呢?

带着这一疑惑,几天后,郭崇立就邀请馆长一起到了女孩的家中走访。

女孩名叫姆瓦玛卡·沙里夫,时年17岁,居住在蒙巴萨市帕泰岛上的西尤村,家里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生活十分艰苦。

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队曾在帕泰岛附近海域搁浅,损失了一些船只,于是,有的船员索性就到岛上定居了下来,繁衍生息。

原来,从她记事的时候,母亲就经常对她说“我们是中国水手的后裔”,渐渐地,沙里夫对自己的身世越来越好奇,而母亲也给她讲了更多的细节。

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队部分船只曾在帕泰岛附近海域触礁沉没,损失了一些,于是,有的船员索性就到岛上定居了下来,繁衍生息。

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当地居民对突然到访的船员还有着很大的敌意,纷纷联合起来对他们进行了攻击,虽然最终还是船员凭借优势火力和对当地百姓的恩惠安稳定居了下来,但还是有不少人在争斗中死去了。

所以,等到了沙里夫这一代,包括他们家在内,岛上只剩下了四户郑和水手的后裔,这四户人家都保留着中国的部分习俗。

幸运的是,由于定居在这里的中国船员世代帮当地人谋发展,当地人也渐渐地认可了他们的存在,所以,直到沙里夫这一代的时候,当地土著斯瓦希里人还依然认可他们的身份。

不过为了区分郑和水手的后裔与当地土著民的不同,斯瓦希里人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称呼,叫“瓦法茂”,而这里凡是存在中国血统的人都被称为法茂人,双方相处得很是融洽。

听到母亲的讲述加上自己在村里的所见所闻,沙里夫对自己的身世坚信不疑。

不过,由于家里实在太过贫穷,等沙里夫初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就再也无力支持她继续读下去,沙里夫非常沮丧,因为她不想放弃学业,她觉得只有多读书将来才有去中国的机会。

幸运的是,沙里夫中国人后裔的身份不久就被当地媒体报道了出来,一位在当地生活的华人听说后,便主动慷慨解囊,无偿资助她完成了高中学业,而她的汉语也是在高中时期学习的。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沙里夫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越来越向往,于是,她就主动用汉语给郭崇立写了信,表达了想去中国看看的愿望。\

万里归途,备受欢迎

很快,郭崇立就完成了对沙里夫家及附近村民的走访,根据当地遗留的中国风俗和中国瓷器碎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确定了她郑和水手后裔的身份。

郭崇立非常高兴,因为这就意味着史料的记载是正确的,而这对中国与肯尼亚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当他把这一消息传回国内时,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网友们纷纷惊呼没想到在万里之外的肯尼亚还有着中国人的血脉,大家都纷纷表示愿意让沙里夫回家看看。

郭崇立自然也欣然同意了沙里夫的请求,沙里夫非常高兴,而她的母亲更是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几百年了,终于有人从中国来看望我们了!”这位有着明显中国人特点的女主人看到郭崇立的到来,连连发出了感叹。

接下来一段时间,沙里夫都是在极度兴奋中度过的,她每天都在期待着中国之旅,幻想着那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当然这些她在书里和报纸上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

2005年7月,在办理好相关手续以后,18岁的沙里夫来到了中国,而她的第一站是北京。

原来,这年恰好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了纪念郑和的伟大壮举,这年的7月11日还成为了中国首届航海日,首都北京也召开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

作为郑和水手的后裔,沙里夫受邀参加了这一活动,在北京面对记者的采访,沙里夫笑着说:“从小妈妈就告诉我们,我们是中国水手的后裔!我爱中国!”

沙里夫所到之处受到了群众们的热烈欢迎,大家都为这个年轻姑娘的梦想感动不已,而见到沙里夫本人的模样,众人更加坚信她的身份确凿无疑,因为从她的脸上能够明显地看出中国人的特点。

参加完北京的活动,沙里夫便坐火车前往了南京,不过,前面不是说她家里穷吗?那她的钱又是哪来的?

原来,沙里夫收到那位好心华人的资助以后,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她觉得等自己学成了一定要像好心人一样帮助他人。

与此同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尽量少拿别人的资助,高中学习期间,她还利用空闲时间自己打起了零工,积累了一些钱。

当然,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以外,郭崇立大使得知她有到中国继续学习的想法以后,也立刻向教育部发出了申请,希望给她一个留学的机会,教育部随即表示了同意。

而肯尼亚政府也乐意促进中肯之间的友好往来,决定让她公费留学,不仅如此,还给了她一些生活上的补助,之所以来南京,是因为她要就读的学校就是南京中医药大学。

在北京的时光毕竟是短暂的,所以,沙里夫对中国的直观印象还要从到了南京之后开始,在这里,她遇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比如电梯、比如古城墙、比如一眼望不到头的高楼大厦,这些在她生活的西尤村都无法见到。

也因此,沙里夫一时间无法很好地适应生活,对于这点南京市政府也做了妥善的安排。

到南京后不久,时任南京市副市长的丁慧玲女士就专门接见了她,就衣食住行的问题对她表示了亲切的关怀,还尽可能地满足了她的一些合理要求,沙里夫非常高兴。

不久,沙里夫还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南京电视台举办的《郑和下西洋》纪录片首映仪式,作为郑和水手的后裔,沙里夫感到无比的荣幸。

她激动地说:“非常高兴能够来到遥远的故土中国,在短短的几天中,我感受到中国亲人们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对此,我十分感动。我要在即将来到的大学生活中努力学习,在将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和肯尼亚两国人民的交往做贡献。”

这年9月,沙里夫就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生活也逐渐稳定了下来,不过,这对她来说还只是第一步。

心有梦想,奉献社会

身上贴着郑和水手的后裔这个标签,沙里夫的生活注定不会平凡,即使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也经常会有记者前去采访,同学们更是十分关注她的生活。

一开始,刚刚搬过来的沙里夫还保留着肯尼亚的风俗,日常的穿着主要以黑色衣物为主,而且从来没有漏过胳膊和腿,这在同学们看来实在太过保守。

她们纷纷劝着沙里夫尝试穿一些更能展现女性特点的裙子和短裤,而沙里夫也对大家的穿着很感兴趣,渐渐地,在大家的鼓励下,沙里夫也勇敢地改变了穿衣风格,整个人也更加地自信开朗。

不久,众人又关心起了沙里夫的情感问题,当得知她还没有对象的时候,便纷纷打趣着问她中国的小伙子怎么样,沙里夫害羞地点了点头。

不过,沙里夫还是暂时没有谈对象的想法,因为在她的心里还是以学业为主,作为一个经历过贫穷和饥饿的孩子,她只想着尽快学成医术,将来回国造福大家。

所以,大学生活期间,沙里夫几乎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一门心思地扑在实验室和图书馆里,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她十分享受这难得的机会。

后来,凭借刻苦专研,沙里夫不仅完成了本硕连读,还考上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对中医的研究有了更高的造诣。

学成后的沙里夫没有继续在中国逗留,她毅然放弃了中国知名企业的邀请,主动返回了肯尼亚,事实上,能够来中国看看就已经完成了她的一个心愿,如今的她奔着另外一个目标努力。

回国的时候,她目光坚定地说:“我想用我在中国学到的医学知识帮助我的肯尼亚同胞,可以和肯尼亚的医生一起交流学习,让穷人也能获得治病的机会。”

对于沙里夫的选择,郭崇立大使非常欣慰,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才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当代青年。

回到肯尼亚后,当地政府也对沙里夫提供了优待,尽可能地满足她提出的要求,可以说,沙里夫只要愿意,完全能够在当地的大医院当个主治医生,一生无忧。

不过,沙里夫却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除了基本的在办公室坐诊以外,她还经常拿起药箱跑到偏僻的农村为村民们无偿治病,时间一长,大家都对她赞不绝口,她也成了肯尼亚人心中的“神医”。

而在给人看病之余,沙里夫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二故乡中国,她一直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各种促进中肯两国人民交流的活动,并且还多次向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请求帮助,希望中方能支援当地的建设。

如今,我国的很多施工团队正在肯尼亚当地帮他们修建基础设施,一些华人华侨也在积极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大家都坚信中肯两国的友谊将会永远保持下去。

在此,也衷心地祝愿沙里夫未来的生活一帆风顺,而我们也欢迎更多在当地生活的中国后裔随时回家看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