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游牧民族的战斗力这么强?(中原农耕民族的战斗力衰落与游牧民族的优势)

中原农耕民族的战斗力衰落与游牧民族的优势

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强是相对而言的,游牧民族遇上春秋,秦汉,隋唐时期,甚至明朝大部分时间里的中原农耕民族华夏民族,也是败多胜少的;但是在其他历史时间,游牧民族相对中原农耕民族战斗力确实是强,这里面的内因主要来自中原农耕民族自身,外因是两类民族生存空间差异造成。

首先内因,中原农耕民族统治者一般会采取愚民弱民统治策略,因为中原人口众多,随便一地叛乱都有将统治者取而代之的可能;愚民弱民政策能够有效维护现任统治者的安全,而在愚民弱民政策执行不是很完善的时候,如春秋秦汉隋唐时期,中原农耕民族甚至比北方游牧民族还要生猛,还要野蛮。

比如班超一晚上放火加射杀以三十来人汉使团干掉200多人的匈奴西域使团,提着匈奴大使的首级吓唬和胁迫西域小国国王,又以大汉声威降伏了整个西域斩断了匈奴右臂;李靖乘东突厥汗国雪灾后民不聊生的时机一次偷袭俘虏了东突厥可汗;蓝玉也是在暴风雪中远程偷袭几乎活抓了整个北元宫廷,当然北元皇帝单骑逃脱半道被世仇砍死,北元皇帝的女人们成了明军将士的战利品。

愚民弱民的具体手段有,推行统一思想(独尊儒术),行科举考试崇文抑武,文官领兵太监监军,复杂的官僚制度,宗教麻痹,君权神授愚民,八股取士,这样几套手段下来,中原农耕民族的战斗力立马降下来了方便统治了,青壮年由敢于投笔从戎变成手无缚鸡之力,对外战争立马不行了。

典型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军阀往往能以一己之力,击溃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在与契丹作战中不落下风,保持进攻势态,但是统一成北宋之后,与契丹作战,经常一溃千里,即使掌握了战争优势也是畏敌如虎,如澶渊之盟。

但是这套统治策略,游牧民族统治者却很少采用因为他们的客观条件不允许,人口少面积大文化落后,生产力落后,所以他们的战斗力能够很好维持,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宗教麻痹政策就会造成战斗力衰减或者内乱,吐蕃帝国曾经战斗力爆表,曾占领唐朝西北领土,攻陷长安城,但是自从皈依我佛之后,立马变得佛系起来,能够屈从中原,蒙古强权统治。

退居高原的蒙古人,在明朝一直是边患,他们采取游击战十六字诀,一直沿长城骚扰,但是清朝采取了将其分化瓦解,隔绝汉地,推广喇嘛教,上层联姻,传入天花霍乱花柳之后立马人口衰减,战斗力衰减,服从了满清统治,甘为仆从,战斗力极速衰减,连汉族叛军都打不过了。

外因在于游牧民族生存空间恶劣,生产与战斗方式高度统一,生产方式是骑马放羊,战斗方式是骑马射箭,全民皆兵;此外其战术是寻找薄弱环节单点突破,中原农耕民族防不胜防抵御成本太高;中原农耕民族发动进攻,他们就后撤采取诱敌深入战术,将农耕民族军队引入大漠消磨,一旦中原农耕民族军队疲弊,游牧民族军队就发动反攻大规模屠杀开始,因为游牧民族军队机动力太强了;一旦中原内乱,游牧民族发财的机会就来了,他们立马乘乱劫掠甚至入主中原。

游牧民族的优势主要有:骑射技术强,机动性极强,恶劣环境造成的体质强悍例如耐饥渴,战争成本极低。但是也有极大的劣势:马弓手射程不如步弓手,平原战斗力强,但是山地和城池争夺战技术很差,武器装备极差,虽有个别酋长武器精锐但是大多数士兵装备很差,往往就是一根木棍,一把斧头,一个铁骨朵作为近战兵器,箭头往往都不是铁的,用骨质剪头作战,都不能射穿中原士兵甲具,所以汉代有一汉敌五胡说法,而且精明的中原农耕民族军队将领往往选择山地和城池地区与游牧民族军队开展决战。

例如五代时期,梁晋争霸时,契丹围攻幽州晋主令李嗣源率步卒北上救援,李嗣源沿太行山北上,潜行沟涧,至幽州城下里应外合大败契丹国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因为山地和城池作战游牧民族的骑射机动优势发挥不出来,近战步战又没有人数和武器装备优势。

北宋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北伐幽州,三路大军并进,东路曹彬自华北平原北上,遇契丹铁骑大败,赵光义本人屁股都挨了一箭,偷驴车逃回开封,后方以为皇帝驾崩拥立宋太祖儿子继位;西路大军潘美杨业率领自山西北上,一路势于破竹,闻东路大败南撤,宋太宗令杨业携北方百姓南撤最终害死杨业;中路大军在田重进率领下沿太行山北上,一路稳步推进,在东路大败,西路后撤的局面下,契丹大军南下,田重进力挽狂澜,全歼中路契丹大军,俘虏契丹名将大鹏翼,止住了北宋颓势。这场战争可以发现山地城池地形是有利于中原农耕民族而十分不利于游牧民族作战,即使是战斗力极差的北宋军队!

中原农耕民族解决游牧民族边患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清朝乾隆皇帝采用的,(1)上层联姻,笼络上层,使之不愿作乱,(2)推广喇嘛教,一家5个儿子,3个必须当喇嘛,给喇嘛以一定特权,(3)征发剩余的青壮年当兵,也就是炮灰,为帝国四处征战,顺便消耗蒙古人口,(4)牧地分割,众建诸侯少其力,(5)隔绝其与汉地交流,蒙古人不能独立与汉地贸易,保持愚昧状态,(6)对敢于反抗的准格尔部,族灭之,传入天花霍乱花柳一起上。故乾隆朝清朝领土最广,北方游牧民族边患最终解决。

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及其战斗力:骑射战士、游击大师、掠夺集团

感谢邀请,古代游牧民族确实有着超乎一般的战斗力,因为他们从小到大,所有的生活习惯都是在为打仗做准备。

具体而言,体现在三个方面: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什么?策马驰骋,放牧射猎。

“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就像农耕民族诞生步兵一样,最早的骑兵就诞生于游牧民族之中。

古希腊伟大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感慨斯基泰人(游牧民族,生活于黑海以北)战斗力强大,

对于游牧民族强大的骑射本领,在《史记·匈奴列传》中,也有描述:

尤其是马镫和马鞍没有发明之前,要想在颠簸奔驰的马背上引弓射箭,是一项极其高超的技艺,没有十多年的马背生活,绝不可能轻易练成。

所以,游牧民族千百年来,都是善于骑射,蒙古骑兵可以射中200码,甚至400码以外的敌人。

所以,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从小到大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每个人都是天生的骑射战士。

而对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农耕民族来说,由于士农工商阶层早已分化,那些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除非经过良好的训练,否则一旦被拉上战场,在战斗力上自然不能与游牧民族同日而语。

农耕定居政权在和游牧民族的对抗中,优势主要体现在集权政治结构和庞大的军队规模、经济发达等。

西汉景帝在位期间,晁错曾经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比较汉朝与匈奴的实力对比,里面写道:

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

翻译成白话,匈奴的优势:1、战马优良;2、骑射技术高;3、士卒身体素质好。汉朝优势:1、组织纪律性好;2、武器装备好;3、各军种配合好;4、战术运用好;5、后期补给充足。

然而晁错分析的洋洋洒洒,却忽略了骑兵最大的优点:就是强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汉朝军队要想发挥自己的优势,前提要建立在匈奴骑兵愿意与你正面对决的基础上。但在实际战争中,匈奴乃至以后的游牧民族,从来只是利用骑兵的优势,不停地骚扰、远遁,骚扰、远遁,反复折磨,疲惫敌人,最后才寻机发起进攻。

上千年来,从希罗多德开始,历史学家们在书中记载的游牧民族战术往往如出一辙,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匈奴骑兵几乎从来不与汉军进行近距离的冲击肉搏作战。他们“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几百年后,《新唐书》中如此描述突厥骑兵,

而蒙古骑兵更是天生的机动作战大师,南宋人这样描述蒙古骑兵:“来如天坠,去如闪电,飚风迅震,千里瞬至。”

普兰·迦儿宾也记载,

正因为游牧民族都是天生的游击战大师,我们可以在历史中,看到无数的统帅在和他们交战时吃了大亏,以致全军覆没兵败身亡。

比如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他率领大军征讨里海东岸草原上的马萨格泰人,最后战败,本人被割下头颅,放进盛满血的革囊。

比如克拉苏,罗马三巨头之一,率领7个罗马军团进攻帕提亚王国,结果全军覆没,他本人被敌人在嘴里灌进融化的黄金,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比如汉将李陵,他率领五千步兵,被匈奴人包围歼灭。

1223年,蒙古军队击败基辅库蛮联军那次,前者一连退了整整九天!不知是计的罗斯和库蛮联军就这样一头钻进了陷阱,最终包括基辅大公在内的所有联军,全部惨遭屠杀。

所以,定居民族军队在主动出击游牧民族时,往往受制于敌人的机动优势,结果往往是:

想打的时候打不到,想跑的时候又跑不掉。

于是,只能悲剧。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战斗力强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不劳而获抢劫的渴望。

他们从小生长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当风调雨顺的时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旦遭遇不测天灾的时候,比如暴雪,当大批畜群被冻死,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南进攻,抢劫。

所以,游牧民族进攻定居文明的时候,后勤准备都几乎不用,因为在敌人那里有连绵的粮仓,华美的衣服,柔弱但有精致美丽的女人。

汉文帝的时候,晁错就向皇帝建议说,游牧民族经常到汉朝边境狩猎,一旦发现汉军守备士兵不多,就毫不犹豫地开始侵略,所谓“小入小利,大入则大利。”

对于定居民族来说,游牧民族居住的地方得之无益,而且想要打下来得花费高昂的代价:

汉武帝为了击败匈奴,付出的代价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马死者十万”。

而且即便打下来,定居民族也无法控制这些一望无尽的草原。

两下对比,就可以知道为什么都是游牧民族周期性的南下进攻了。

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曾经记载了这么一段对话,成吉思汗有一天问忠心耿耿的博尔术,人世间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博尔术回答,“春天骑骏马,擎苍鹰在手,看它搏取猎物”。

成吉思汗再问博尔忽和其他人,回答也差不多。

于是,成吉思汗说,“不对,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是战胜敌人,追逐他们,抢夺他们所有的东西,看他们亲爱的人以泪洗面,骑他们的马,抢夺他们的妻女。”

可以说,这正是从匈奴开始,所有游牧民族的理想:他们驰骋于文明的边疆,从中国长城到欧洲的多瑙河,一波又一波的袭击和掠夺城镇村庄,制造无数的废墟,留下无数的尸体,毁灭无数的文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