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有没有后代(纪晓岚子孙后代)

纪昀,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他是清朝政治家、文学家,世称文达公。

乾隆十九年(1754),纪昀考中进士,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他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纪昀一生学儒学,践行儒家思想,是个不折不扣的儒生。作为一个才子,他博览群书,工于诗歌、骈文,擅长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不过他晚年精神不复,内心日益走向封闭。他晚年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就是当时心境的见证。

嘉庆十年(1805),纪昀病逝,时年八十二。因为嘉庆皇帝御赐的碑文里说,纪昀“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所以他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他生前的作品,被整合成集,称《纪文达公遗集》。

纪晓岚一共有四个儿子,除大儿子早逝外,其余的三个儿子都发展出了各自的支脉。

乾隆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即1743年,纪晓岚的大儿子出生,取名纪汝佶,字侠如。后来于乾隆乙酉年考中举人,候补知县。1786年因病亡故,时年43岁。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记载到:“亡儿汝佶,以乾隆甲子生。幼颇聪慧,读书未多,即能作八比。乙酉举于乡,始稍稍诗,古文尚未识门径也。会余从军西域,乃自从诗社才士游,遂误从公安、竟陵两派入。后依朱子颖于泰安,见《聊斋志异》抄本(时是书尚未刻),又误堕其窠臼,竟沉沦不返,以讫于亡。”

意思是说,自己去世的儿子汝佶,在乾隆甲子年出生,小的时候很聪慧,没读过多少书就能写出八股文。乙酉年考中举人,这才开始钻研诗词和古文,但是他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

当年纪晓岚在新疆从军的时候,汝佶便跟随诗社的才子们到处郊游,错误地选择了从公安,竟陵两派的文风入手学习。而后又跟随泰安的朱子颖学习,见到了《聊斋志异》抄本,误入歧途,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以致病亡。

纪晓岚对于自己的长子汝佶,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毕竟骨肉相连,非常心疼他的不幸遭遇。所以他把儿子死后留下的文稿进行了简单的编辑,挑选了几篇自己认为说得过去的文章,附录在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后,并十分感慨地说到:“对于他误入歧途,一事无成的结局,我感到十分惋惜,但又不想埋没掉他在隆冬天气,深夜写作的辛劳,因此将他的几篇文章附录在书后,只能靠这种无关著书立说的文章来留下他的名字了。”

纪晓岚的二儿子名叫纪汝传,字绪承,生于1747年九月十三日。长大后历任湖北布政司,江西,九江通判等官职。三子纪汝似,字象庭,生于1766年九月二十七日。官方记载任广东县丞,据民间传说为东莞县丞。四子纪汝亿,字万斯,生于178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经历不可考。

在纪晓岚死后,他的后人也没能出现有突出才干的人才,所以家道逐渐衰落。但是其后人与南皮张家通婚者有数十人,而这南皮张家,就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家族。

儿子四个,四个儿子都没什么大成就:

长子纪汝佶(1743—1786年),字御调,又字侠如,出生于乾隆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当时纪昀20岁;

次子纪汝传(1747—1777年),字绪承,出生于乾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卯时;

三子纪汝似(1766—卒年不详),字象庭,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丑时;

四子纪汝亿(1784—卒年不详),字万斯。

孙子至少11个,汝佶的六个儿子:树庭、树乔、树荫、树蕤、树蕃和树蔚;汝传的五个儿子:树馨、树馚、树馡、树馪、树馥。其中纪树馨非常有才,纪晓岚去世后,是纪树馨把祖父的文章和笔记整理成书的。

到现代,第六代或第七代孙里有几个名人,中国的第一位女律师、著名法学家纪清漪,著名作家柳溪(原名纪清)和著名画家纪清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