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失郭嘉,蜀失庞统,吴失周瑜,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观点一

魏失郭嘉,影响的是一个人。

蜀失庞统,影响的是一个政权。

吴失周瑜,影响的是一个天下。

郭嘉是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之一,

曹操集团最重要的谋士不是郭嘉,而是荀彧,不论是能力还是地位,荀彧都排在首位,这是公认的。

郭嘉对事情有预判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不是非常精准,好比郭嘉说,今年美元要大跌,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跌,他不说。比如曹操要打袁绍,担心孙策在后方偷袭,郭嘉说,孙策这个人过于轻率,我看他活不长了。但他没说孙策什么时候会死,是死在官渡之前还是之后,如果孙策在官渡相持之时突袭曹操,那么曹操铁定得完蛋,还好他死得早了些,在200年年初就死了,如果再多活半年,曹操的后方可就有不小的危险。

此外还有北征乌桓,是件毁誉参半的事情,曹操差点就回不来。

郭嘉最著名的,大概是他的《十胜十败论》,把曹操一顿猛夸,大概意思就是无论从哪方面看,曹操都领先袁绍100年,您只要一出兵,包赢!

吹捧的话谁都爱听,曹操乐得合不拢嘴,他脸皮虽然挺厚,都有点不好意思:“哎呀,我都没想到我这么强啊,我自己都没感觉到呢。”

但是,袁绍肯定没那么听话,不可能曹操一出兵就自动投降,那么怎么打袁绍呢。

没了。

是的,没了,史书只记载,郭嘉跟着去打了袁绍,有什么具体表现呢,没有,郭嘉好像隐身了。

郭嘉的职位,从跟着曹操开始混,就是军祭酒,直到去世,还是军祭酒,十一年雷打不动,这多少有点尴尬。

再从古人的眼光来看,《三国志 魏书》里,荀彧荀攸贾诩在同一传,郭嘉和程昱、董昭、刘晔、蒋济、刘放等在同一传,这应该算是郭嘉比较准确的定位,换句话说,郭嘉死了,曹操至少还有四大谋士,没到伤筋动骨,无人可用的地步。

郭嘉死后曹操大哭?曹操是个浪漫主义诗人,大哭是常态,在三国志中,至少就记载了曹操有七次大哭,比刘备多多了,偏偏刘备替曹操背了个爱哭的锅,刘备:我也很无奈啊!

三国演义里,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实际上,庞统在当时的名声,要高出诸葛亮不少。

他出山之后,先跟的老大是周瑜而不是刘备,在周瑜那里混了几年,庞统已经混出了名声,“吴人多闻其名。”算得上是个名士了。

名声是什么,就是人脉。有了人脉,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在诸葛亮和鲁肃推荐下,庞统得到重用。

那么庞统的阵亡,对刘备有什么影响呢。

从庞统活着时候表现出的才干来看,他与接替他的法正类似,都是谋士型的人才,刘备缺的就是这种人才,夷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叹息,法正如果在,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局面。

假使庞统还活着,他可能会改口:庞统如果在,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局面。

庞统与郭嘉,在刘备和曹操那里的地位比较类似,但是庞统之死和郭嘉之死,对刘备和曹操意义不一样。

郭嘉死了,曹操还有一抓一大把的谋士。庞统死了,刘备就悲催了,因为蜀汉的人才实在稀缺,庞统不死,能起的作用远远大于郭嘉,更悲催的是,庞统的继任者法正也早死,间接导致刘备没几年也死了。

所以庞统死后,“先主痛惜,言则流涕。”上面也说了,真正的爱哭鬼其实是曹操,刘备反而是不爱哭的,言则流涕说明了庞统在刘备心里的分量。

周瑜有多厉害呢,赤壁之战前,演义里说是诸葛亮舌战群儒,那都是罗贯中胡扯。曹操征荆州,东吴那边大臣们都准备收拾收拾东西,跟着曹操混了,没人认为能打,关键时刻,周瑜赶了回来,说:“要打!”,于是就打了,而且真打赢了,东吴能站稳脚跟,靠的就是周瑜。

郭嘉、庞统之死,影响的最多是一方势力,而周瑜之死,则对三国全局有不小的影响。

因为周瑜的策略,是两分天下。

他主张,把刘备与关张分开,不给刘备土地发展,自己统辖关张,这招非常毒辣,不过孙权没有同意。

周瑜又建议由自己先取西蜀,继而吞并汉中,再图北方。孙权同意了,不过周瑜还没来得及准备出军就病死了。

如果周瑜的策略得以成功,那就没刘备啥事儿了,甚至可能没孙权啥事了,因为过于强大的周瑜,对孙权威胁太大。当时孙权接班不久,还没有培植起自己的势力,周瑜威望又太高,搞得孙权如芒刺在背,周瑜一旦有异心,孙权很大概率扛不住。

还好,周瑜很快就死了,很难说周瑜的死,对孙权是祸是福,反正没有记载孙权对此有多伤心,孙权对周瑜的评价是“周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

刘备也认为“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周瑜对孙权的威胁,是事实存在的。所以如果周瑜不死,三国将如何发展,存在着变数,周瑜之死,在三人中是影响最大的。

"郭嘉之死对曹魏影响最大,庞统之死对刘备有较大影响,周瑜之死对吴国影响较小"

这三人的死对魏蜀吴的影响都很大,但还是郭嘉之死对曹魏的影响最大。

对于这类问题,我的回答只能是事后诸葛,也就是依据以后的历史发展来推测。

首先看一下,郭嘉之死对曹魏的影响。

郭嘉被称为“奇佐”,他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别人想不到地方,他能想到而且谋略很正确。

第一是他准确预测到了孙策被刺死。

孙策被刺死这是大概率事件,因为他得罪的仇人太多,他自己又自恃骁勇,喜欢独来独往。能够预测他被刺死,并不足奇。奇怪的是他能够预测到啥时候被刺死。

官渡之战前,孙策要偷袭曹操。曹操及部将都很恐惧,唯独郭嘉说不用担心,孙策会被刺死。

试想一下,如果孙策在偷袭了许都以后被刺身亡,那么他的死对曹操还有啥意义哪?

郭嘉之所以说不必担心,孙策会被刺杀。那么,其意思必然是说在偷袭许都之前,这事就会发生,否则毫无意义。

官渡之战,除了荀彧,郭嘉也力劝曹操坚持,我认为,郭嘉也预测到了会有奇迹发生。甚至是预测到了许攸来投降,恐怕前来投降的时间也预测到了。

对曹操来说,除了官渡之战是他一生重大的节点外,赤壁之战也是曹操重大的人生霸业的节点。

郭嘉预测到曹操南征必不生还,如果郭嘉在,恐怕曹操就会接受贾诩的建议,在刘琮率众投降后,不急于南征,而是稳扎稳打。

那么,或许就没有赤壁之战。

如果曹操稳固地经营好荆州江北地区,徐图荆州南四郡的话,或许就没有刘备的机会。如果刘备没有机会,就不可能有孙刘联盟,对东吴也是很不利的。

官渡之战,不仅孙策要偷袭许都,还有一个厉害角色也想趁机下手,那就是刘表。

200年,曹操与袁绍对峙,双方相持不下,刘表要率领荆州全部人马全力接应袁绍。

此时,桓阶,就是替江东向刘表讨要孙坚尸首的那个人,找到长沙太守张羡,力劝张羡联络荆州南四郡,对抗刘表。

张羡历来与刘表不和,听从了桓阶的建议,联络南四郡抵抗刘表,并派遣使者致意曹操,安心对付袁绍。

曹操十分高兴,但由于北方战事频繁,官渡之战后,并没有来得及经营南四郡。

208年,曹操南征,刘表病逝,刘琮投降。此时,张羡已经病逝,桓阶跟随刘琮依附了曹操。曹操感念桓阶在官渡之战时,给与的协助,十分器重他。

有这些因素在,如果郭嘉不死,曹操听从他的建议,不冒然南进,稳扎稳打。先经营好荆州江北,再图谋南四郡,那么,对于曹操的霸业来说,将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如果曹操全部控制了荆州,也把南四郡控制在手里,进一步南下控制交州,作为东吴的战略空间就很小了。即便暂时与东吴形成对峙,曹操向西、西北发展,最后再与孙吴决战,也是很不错的局势。

赤壁之战的时候,益州的刘璋已经开始服从调遣,服务徭役,取西川并不困难。刘备入川前,张松也曾首先去拜会的曹操。

因此,我认为郭嘉不死,曹操很可能不会有赤壁之败。郭嘉之死,对曹操损失很大。

其次,再看庞统之死对刘备的影响。

庞统之死,并没有影响刘备最终取益州,但却把诸葛亮从荆州调到了成都,让关羽独自镇守、经营荆州。

如果庞统不死,他完全有能力替代诸葛亮经营好益州,让诸葛亮全力协助关羽把荆州经营好。荆州不仅不会丢失,反而会进一步扩大势力。荆州不仅仅是刘备抵抗魏吴的前沿阵地,而且会是一块坚实的根据地。

恐怕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湘水划界,牢牢地把荆州南郡及南四郡控制在手里。这对于刘备来说意义重大,就可以安心经营北部,取汉中、凉州,继而是关中。

恐怕也就不会有夷陵之战。

在南部,不仅可以经营南中诸郡,而且可以图谋交州。

这样,荆州、益州、交州、凉州连接在一起,刘备的势力就上一个很大的台阶。这才称得上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名分。

但这一地区,除了荆州、益州,其他地区相对来说都是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短期内不能给刘备的势力有质的飞跃,还不足以与魏吴争天下,还需要静待天下之变。

如果说郭嘉之死对曹操是质的影响,庞统之死对刘备只能是量的影响。其影响没有郭嘉之死对魏国的影响大。

第三,再看周瑜之死对吴国的影响。

周瑜也是吴国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但周瑜之死对吴国的影响远没有前二位的影响大。

赤壁之战前,周瑜在与曹操集团的对抗中,并没有多大建树。

曹操大军南征,吴国举国上下一片投降之声。周瑜力劝孙权抗曹,并且率领三万精兵就击败了曹操,的确了不起。这是胆略、能力的体现。

赤壁之战后,周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且是在张飞的协助下,才赶走了驻守南郡的曹仁,真正占据了南郡。但对于刘表部将文聘把守的江夏始终没有作为。

周瑜给孙权建议,软禁刘备。这很没有战略眼光,孙权没有采纳是正确的。

一开始策划图谋西川,也没有得到孙权的同意。后来,孙权同意后,周瑜就病逝了。

此时,刘、关、张、诸葛亮都在荆州,他们会轻易让你去夺取益州吗?

未出茅庐,诸葛亮就替刘备惦记着益州了。我以为这是周瑜自找麻烦。

如果周瑜不死,真的去攻打益州的话,孙刘联盟就会彻底破裂,两败俱伤,不仅刘备站不稳脚跟,恐怕孙吴也会很被动。曹操将会坐收渔人之利,一举两得,趁机南下收复刘备、孙权。

赤壁之战后,曹操召开会议,讨论荆州问题,荀彧就建议曹操,坐山观虎斗,把荆州比作骨头,让两只狗争抢。

周瑜一心想吃掉刘备,这是曹操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对于孙刘联盟的重要性,只有诸葛亮、孙权、鲁肃真正明白。

周瑜在战略眼光上差的太多。

老罗在演义中,把周瑜贬得不轻,也不是没有道理。

周瑜死后,鲁肃接过了重担。一向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尽管军事才能比周瑜差一些,但其战略眼光要比周瑜高很多。

虽然在孙权的逼迫下,鲁肃与坐镇荆州的关羽屡有摩擦,但出于大局考虑,还是较好的维系着这层玻璃纸似的联盟关系。尽管很脆弱,但有总比没有好,比破裂要好。

如果是周瑜在,早就跟关羽彻底翻脸了。

孙刘联盟破裂,对刘备、孙权都不利。

除了赤壁之战,周瑜担当了大任,在这之前和之后,周瑜都不是非有不可的角色。

因为之前,周瑜对曹操方面并没有很大成就,主要还是防御;

之后,无论是吕蒙趁机夺取荆州,还是陆逊夷陵之战打败刘备,这都是在关键节点上孙吴取得的胜利。即便有周瑜在,恐怕也就是这些作为。

从东吴的势力来看,能够守得住江东这个地盘就是最大的目标,统一天下,恐怕孙权自己都没有这个战略计划。

因此,我认为,周瑜不死,孙吴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也没有;没有周瑜,江东也保住了。

所以,我认为,周瑜之死对吴国的影响,是三人之中最小的。

郭嘉之死直接影响到曹操统一天下的步伐,尽管曹操谋士很多,但关键时刻缺谁也不能缺了郭奉孝。

庞统之死,对刘备拓展势力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刘备手下人才不少,但像庞统这样的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毕竟刘备基础太差,是无法短时期内与曹操抗衡,真正的重心在曹魏,蜀汉起步太晚,是没有一统中原的机会。因而庞统之死,影响次之。

周瑜是难得将才、帅才,但不是军事家,更不是战略家,战略眼光差很多。东吴占据地利,但没有一统天下的机会,只是在维系存在。能够守得住江东的还有不少人在。因而周瑜之死,对吴国来说影响最小。

无论是曹魏一统天下,还是司马氏集团最终一统天下,都是曹操当年打下的基础。如果郭嘉不死,曹魏集团很可能早一些平定天下;如果庞统不死,刘备一定会发展的更好,但平定天下的几率不会根本改变;周瑜不死,东吴防御的压力会轻松很多,但不可能在势力上有大的提升,甚至搞不好与刘备集团闹僵,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至于说郭嘉不死诸葛不出的话,那就没法玩了。周瑜不死的话,庞统也不会去投靠刘备。没有了诸葛亮和庞统,叫刘备咋弄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