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率7万精锐打到奉天城下,究竟为何以失败告终?(郭松龄失败的原因及其反奉之战。)

郭松龄失败的原因及其反奉之战。

1925年11月23日,郭松龄率领7万精锐,发起了反奉斗争,并以势如破竹的气势,迅速攻占了锦州城,随后,郭松龄率军向奉天进发,眼看就要夺奉成功。谁知他却突然就失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卧虎藏龙的奉军大营中,有五虎将之说,郭松龄就是其一。因此在奉军中,身为将领的他很有威信。

虽然郭松龄有才,但是郭松龄在投靠张作霖之前的人生,却并不如人意。他先后投靠过清政府和革命军,但是受政治大环境的影响,清政府亡了,革命军护法失败,大家各奔东西,因此35岁的郭松龄只得回到奉天。

正好,张作霖筹办的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正需要专业过硬的技术教官。于是,郭松龄在朋友的引荐下,做了该校的战术教官。

郭松龄没想到,由于一个学生,他很快就时来运转。

这个学生正是张作霖重点培养的接班人张学良。

由于张学良的身份特殊,其他教官对张学良多有逢迎和关照,唯有郭松龄待他与其他同期学员一视同仁,非常严厉。

郭松龄由于数年在外,从清朝灭亡看到军阀割据,国家始终处于动乱之态,这让他不免忧国忧民,常常和张学良说些救国救民的道理。

张学良受郭松龄影响,一直心怀天下一统的愿望,同时他对郭松龄的能力和人品也钦佩有加。因此在他毕业后,郭松龄因他举荐,得以担任奉军卫队旅参谋长兼团长。

初入奉军的郭松龄,很快就干了件漂亮事。

当时的卫队旅由于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都有些兵油子的流氓气。郭松龄接管后,不仅加强了军队纪律,还以他的军事才能严加训练,将一支如散兵游勇一般的卫队旅,训练成了一支精悍队伍。

这一举动,得到了张作霖的欣赏。于是张作霖放心让他做了张学良的左膀右臂,并将新式武器最完备的三旅、八旅交给他和张学良负责。

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奉军几乎全线溃败,唯有三旅、八旅在郭松龄的全线指挥下,坚持下来,最终成功阻止了直军攻破山海关的计划,并为张作霖撤退争取了时间。

因此,张作霖愈发器重郭松龄。张学良对郭松龄的信任那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就把三旅、八旅的所有事务甩包给了郭松龄,而他则高枕无忧寻欢作乐去了。

战败后,张作霖总结失败原因,开始全面整肃军队,提拔了一大批专业军事院校毕业的新派将领,并全面加强军队现代化训练。

同时,张作霖还听取了郭松龄对军队的种种改革建议。如此一来,郭松龄不仅位高权重,还极得信任,可谓风光之极。

然而,春风得意的郭松龄并不因此感激张作霖,反而瞧不上他旧军阀的作派,对张作霖的军政措施也常有报怨。

还有,张作霖一心取代中原的愿望,也和郭松龄的观点相悖。在郭松龄看来,张作霖发动内战,不仅是人民之苦,还会让日本人有机可乘。所以他力倡“开发东北,精兵强卒,抵御外侮”。

另外,郭松龄虽说能和士兵同甘共苦,但是他却恃才傲物,和其他将领很有点格格不入,因此受到其他将领排挤。

特别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明明他的功劳最大,结果论功行赏时,他却什么也没捞到,倒让张作霖的心腹杨宇霆接管了江苏。

手上有精兵强将的郭松龄,在极度的不满中,于是起了造反的心。

1925年,郭松龄被派往日本参观军事演习。

《满铁密档选编》曾提到郭松龄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开始构思反奉大计。他先拜会了日本政要,表示他有心反奉,驱赶张作霖下野,而他将在东北建立一个全新的自治政权。希望能得到日本人“绝不干涉”的承诺,并表示事成之后,将把日本与东北之间久而未决的问题一并解决。

当时,日本人已经和张作霖周旋了快20年。

本来他们一心想扶持张作霖为傀儡,但是精明如兔子的张作霖有好处就要,触犯国家利益时就打马虎眼。搞得日本人对张作霖早就没有耐心,只是慑于他的几十万奉军,才不敢与之翻脸。

显然,郭松龄的想法,更加迎合日本人的心意。于是,在取得参谋总部课长小矶国昭和陆相宇垣一成的“严守中立”的承诺后,郭松龄提前回到了天津。

随后,郭松龄在天津联合了冯玉祥与李景林作为盟友。三人约定,只要举事成功,直隶就划归冯玉祥,热河划归李景林,而郭松龄则回奉执政,统掌东北。

有日本人的承诺,又有盟友联合倒奉,郭松龄决定立刻发动武装政变。

在政变前夕,郭松龄以张学良的名义,将所有辖管的部队撤至滦州,随后召集高级将领们开军事会议。

在会上,郭松龄痛斥张作霖发动内战的决定,只会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他表态,他绝不参与内战。随后他提出要么移兵垦荒,不参与内战;要么反对内战,和张作霖战斗到底。

随后,郭松龄要求将领们签字表态,其中有一部分赞同反奉,但是还有一部分或犹豫不决或持反对意见。于是,这些人就被郭松龄抓捕起来,并交由李景林处关押。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表示反对。

造反也得师出有名,才得人支持,郭松龄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所以,他公开向张作霖喊话:一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二是要求祸国媚日的张作霖下野,并惩办战犯杨宇霆;三是拥护张学良执掌东北军政大权。

看起来,好像是大义在前,为国为民,然而当张学良多次劝说郭松龄罢兵时,郭松龄起先执意不见张学良,后来张学良找到日本人从中斡旋,郭松龄这才提出停战条件:山东归岳维竣,直隶归冯玉祥,热河归李景林,而他则回奉执政,统掌东北。

显然,郭松龄拥护张学良是假,夺权是真。

张学良没想到郭松龄野心如此大,大失所望下,只得派出空军,在郭松龄指挥的7万精兵强将的上方,投撒传单,揭露郭松龄的狼子野心,并痛斥他盗用自己的名义造反,实属忘恩负义之人。

反正已经撕破了脸,郭松龄干脆将7万奉军精锐更名为“东北国民军”,而他则自任“东北国民军总司令”,从此不再以张学良的名义发号施令。

由于是精锐部队,再加上武器先进。郭松龄起先在与奉军交战时一直处于上风,很快就拿下了锦州。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一路向奉天进发,所到之处奉军皆无抵抗之力。

得到消息的张作霖,除了干着急,就是痛骂张学良是个混蛋,引了个不忠不义的白眼狼来祸害奉军。

当时,日本人找到张作霖,提出只要他答应日本人在东三省有居住和经商的自由权利,同时将间岛地区划给他们自治,他们就出兵阻郭。

面对日本人的贪婪和无耻,张作霖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表示宁可脱下身上那层皮,也不做买国贼。

张作霖一边加强军事战备,一边还找到省长王永江,提出若是战败,他就下野的想法。

然而就在此时,郭松龄的盟友却给他在背后补了一刀。

原来,李景林本出自奉军,在张作霖和张学良的软硬兼施下,他不仅不发兵帮助郭松龄,还扣押了郭松龄的军资和武器。

当时天气已经转冷,士兵需要更换棉袄,可是6万多件棉袄被李景林一直押在手中,迟迟不发给郭松龄。

郭松龄知道麻烦了,于是立刻电告冯玉祥,要求他增兵相助。

冯玉祥却为了扩大势力,率军攻打李景林,企图夺取热河。

这样一来,郭松龄尽管拼在最前面,但是他后方空虚,粮草又供应不上。再加上这支队伍本来就是张作霖养起来的队伍,最高统帅不是他郭松龄而是张学良,所以郭松龄军心大失,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参考史料:《奉系军阀密电》《郭松龄反奉见闻》)

郭松龄失败的原因:冯玉祥倒戈和日本干预

外有日本的干预,内有冯玉祥的倒戈,郭松龄焉能不败。

“郭松龄反奉”战争,郭松龄最得意的时候无疑是在1925年12月,先是5日夺取奉军前沿防线连山,7日又夺取奉军重镇锦州,可谓是势如破竹,如若不发生后来的事情,郭松龄不出数日即可直达奉天城下。而反观张作霖,此时能够直接调动的部队就只有张作相的第五方面军近5万多人,而黑龙江的部队因苏联控制的中东铁路拒绝运送,所以无法按时到达。

因此当时在奉天的张作霖是随时准备逃跑,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张作霖是“当即命令内眷收拾细软转移,府内上下手忙脚乱。10时检点就绪,即以电车27辆,往返输送(家私)南满货栈。然后令副官购入汽油10余车及引火木柴等,布满楼房前后,派兵多名看守,一旦情况紧急,准备逃跑时付之一炬”,并随时准备通电下野。

同时当时的张作霖还派王永江去召集省城各法团负责人开会,并转达他的意思,王永江说道:“大帅让我召集你们大家来谈。军事情况,对我们是不利的,但集中兵力还可背城一战,不过使家乡父老遭到兵的蹂躏,大帅是不忍心的。大帅说,政治好像演戏一样,郭鬼子嫌我唱得不好听,让他们上台唱几出,我们到台下去听听,左右是一家人,何苦兵戎相见。烦你们辛苦一趟,专车已经备好,你们沿铁路向西去迎接他,和他说明,我们准备正式移交”,从张作霖的表现可知,当时奉军所面临的处境是有多么危急,而也可知郭军离胜利是有多近。

但就是在郭松龄节节胜利,张作霖节节败退下,形势却突然发生了大逆转,郭松龄的处境是急转直下。先是内部的两位盟友突然内讧,冯玉祥为了拓展自己的地盘,突然率军大举进攻李景林的部队,并抢夺了直隶省的地盘,同时霸占了天津作出海口,如此郭松龄是再也得不到盟友的协助,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再是日本的突然加入,当时日本本来是支持郭松龄的,当时因郭松龄断然拒绝日军的无理要求,于是日本转而支持张作霖,并由此禁止郭松龄军队通过日本控制的铁路向奉天集结。而后,郭松龄不得已只能命令主力徒步向奉天进发,由此郭松龄错失了向奉天进攻的最佳时机。此后,日本更是以“护桥”、“换防”为由,从日本国内和朝鲜紧急调入两个师团,分驻马三家、塔湾、皇姑屯一带,拱卫奉天。

如此,在内忧外患下,郭松龄是一溃千里。日本人的干涉,冯玉祥的突然倒戈,让张作霖有了喘息之机。而后,张作霖迅速将残余的部队进行整编,并任命张学良为前线总指挥,率近六万人在巨流河东岸布防,于此同时从奉天兵工厂调来了日本重炮,并由日本人亲自指挥和操纵这些炮队,弹药也由日本人提供。

此后,缺少外援,又缺衣、缺粮、缺弹药的郭松龄开始节节败退,后随着手下唯一的炮兵部队邹作华所部的突发倒戈,郭军遂大溃。随后郭松龄眼见大势已去,24日晨携夫人韩淑秀及幕僚数人以及200多名卫队出走,不久在新民县一个农家的菜窑里被奉军逮捕。25日,被押至辽中县老达房后,郭松龄与夫人韩淑秀被枪杀,张作霖命令曝尸三日方可收葬。

其实,郭松龄会在如此大好局势下功亏一篑,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

一、盟友内讧。反奉之初,郭松龄即与冯玉祥、李景林秘密结盟,相约共同讨张。可结果在郭松龄即将对奉天发起总攻时,冯玉祥非但不支援,反而为了个人之一己私利,突然对另一盟友李景林发起进攻,并趁机袭取李军控制的直隶。如此,李景林是恼羞成怒,遂就断了郭松龄军的前线补给,并调转枪口与冯军开战,最终让郭松龄军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

二、日本干预。当时郭松龄因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从而促使日本转而去帮助张作霖,并让郭军是处处受限。日本先是拒绝其所控制的铁路为郭松龄运送部队,从而让郭军丧失最佳时机。而后又将大石桥、辽阳、奉天、抚顺、铁岭、开原、长春等14个铁路沿线重要城镇划为禁止武装部队进入区域,禁止郭军通过,之后更是派兵协助奉军防守奉天。如此,在日本蛮横的干预下,郭松龄是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最佳进攻时机,从而让张作霖有了喘息之机。

三、军心不齐。当时郭松龄率领的反奉大军曾都是张作霖的精锐部队,而郭松龄起兵却是很急促的,因此仓促之间难以尽收将领之心。再则郭松龄可以说是用欺骗的方式来让原奉军跟随自己反奉的,且多数将士都是被迫起兵,即使在与张作霖军大战时,军中依然都在流传着“吃张家,穿张家,跟着郭鬼子造反真是冤家”的说法。如此,当张学良传单一撒,说“老张家人不打老张家人”,郭松龄军是人心惶惶,士气全无。直至最后出现诸多将领临阵倒戈,如炮兵旅长邹作华就“突然将所部炮兵旅撤回,并停止前线子弹供应”。

如此,在诸多诱因下,郭松龄最终走向灭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