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哪些事情是北方人接受不了的?

所谓的南方和北方,我们传统意义上都是以秦岭淮河一线来划分的。至于原因,上过初中地理课的小伙伴都知道那是因为秦岭位于我们国家的中部,冬天的时候它不但能阻止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夏天的时候还能阻挡南方的热空气北上,从气温上来说,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们国家的0度等温线。

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认定的南北方。比如说很多东北人都固执地认为除了东北,其他地方全都是南方。而广东人则理所当然地认为除了我广东之外,其他省份应该完全划归北方。

本人坐标深圳,地处南方,古时的南蛮之地,现今的富裕之都。先生东北黑龙江人,外型高大魁梧,性格豪爽奔放,典型的东北大汉。我典型的南方人,但不是广东人,双方共同生活在深圳长达十五年之久。

“南方有哪些事情是北方接受不了的?”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南方人一般不惯孩子,而北方人绝大部分是比较“护犊子”。

比如说孩子犯错了,南方人一定会批评,严厉批评。而北方人一定会说,小孩子哪能不犯错呢,说一两句差不多得了。在干家务方面,南方人一般要求孩子从小到大要帮家里分担家务,要学会自食其力。而北方人不管家庭条件好坏,一般都比较宠孩子,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导致他们成年之后,做家务的能力比较弱。比如说我先生家里人,兄弟姐妹七八个,农民出身,家境并不好,按理说他们应该从小会帮助父母分担家里的活。可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的大姑姐在大学毕业直至嫁人之后,连简单的饭菜都不会做。而我的先生四十来岁的人,就会一个菜,那就是土豆炖茄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北方的父母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北方,主要是指东北。而在西北农村相对贫痟的地方,很多农村的孩子,应该从小都学会牧羊了。

2、南方人所谓的“精致”和“小资”,在北方人看来那都是吝啬和穷讲究。

比如说吃饭。南方人吃饭要精致,摆盘一定要留白,他们认为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而北方人请客吃饭的宗旨就是一定要管饱,够气派。“你们使劲吃,撑不死算我输!”再比如说喝酒。南方人一般都是用小杯,点到即止。北方人喝酒都是用大碗,喝不死不罢休。这大概跟南北的气候有关系吧?要不然怎么说南方喝酒是情感交流,而北方喝酒那就纯粹是生理需求了吧?又比如说喝茶,南方人,特别是广东省的潮汕人,喝的功夫茶,杯小水少,讲究还不少,特费功夫。人北方人喝茶用一个大缸子,泡上一次,咕咚咕咚一阵牛饮,解渴就好,哪来那么多穷讲究。

3、南方人特别是广东人的青菜情结,北方人真是理解不了。

北方人请客,鸡鸭鱼肉,一大桌全部是硬菜,如果上一个素菜,可能也就是常见的大白菜。而南方人请客,一定是荤素搭配,桌上也一定是碧绿生鲜。南方人对青菜简直是达到了酷爱的程度,以至于如果哪一顿没有一个青菜出现在餐桌上,他们都会觉得少了些什么。更让北方人很费解的是,像红薯叶,南瓜藤这类在北方连猪都不吃的东西,南方人却吃得津津有味。

4、北方人对南方人清淡的饮食,有时候也是食之无味却也无可奈何。

看看北方端上桌的菜,哪一个不是浓油赤酱,令人食指大动。而南方在吃的方面就相对清淡很多了,即使荤菜,要求也是少油少盐,原滋原味。白灼虾,清蒸鱼,白切鸡……这些好像都满足不了北方人的胃。同样的食材,北方人能做成油焖大虾,红烧鱼,小鸡炖蘑菇,酱肘子……

5、对于南方的天气,北方人也直呼受不了。

让北方人受不了的的天气一是南方的回南天。二是南方的冬天。所谓的“回南天”是指由于季节变化,由寒冷干燥的北风转变为潮湿温暖的南风时,由于室内物件温度较低,潮湿温暖的南风使到水份凝聚在物件上,使到物件表面出现小水珠。每到这个时候,家里家处一片湿漉漉,如果你不准备十条以上的内裤,可能就要面临挂空裆的可能。而这种情况在北方绝对不会出现。所以对生活在南方的北方人来说简直无所适从。另外关于南方的冬天。南方的冬天虽然温度不低,像深圳这种地方,八九度的时候都很少出现。但一旦气温稍低一点,每一个来到南方的北方人都直呼好冷。北方不是比南方冷多了吗?为什么北方人来南方还没南方人抗冻呢。这是因为北方虽然很冷,但是室内室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温度,室内有取暖设备,温暖如春呢。北方人即使外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裹得严严实实。有句玩笑话是这么说的,北方人取暖靠的是供暖设备,南方人靠的则是一身正气。

6、北方人对南方人的穿着简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在南方你会经常看到身家几个亿的大老板平时的穿着就是一件普通的T恤衫搭配一条不起眼的牛仔裤,外加一双运动鞋。而在北方不管有钱没钱,很多人都是一身名牌,冬天更是锦衣貂绒加身。

北方人对在广东人穿着的另一个困惑也是在冬天。大冷的天为什么他们上半身穿着打底衫,羊绒衣外加羽绒服,而下半身却穿着短裤,趿着个拖鞋赤着脚?这个,只有广东人自己能解释得了。

总之南北方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特征还有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很多差异。其实对于这些差异,我们采取包容理解的态度,一笑而过即可,没有必要深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