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武松叫店家筛一碗酒,为什么要用筛呢?

文之戈为您解答:《水浒传》中,武松叫店家筛一碗酒,为什么要用筛呢?

“武松叫店家筛一碗酒”,最先出现在《水浒传》中的第二十三回章节里:“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与宋江分别后,路过景阳冈下一家叫“三碗不过冈”的酒店,因好奇酒家为何只筛三碗酒给自己喝,而叫店小二连筛了十八碗。然后才有武松醉过景阳冈打虎的故事。

小说中的“筛酒”,本是“倒酒”之意,那为什么要用“筛”呢?这要从那时的“酒”来说起。

宋朝时的酒

武松所处的年代为北宋末年,那时的酒一般都是用粮食或果类发酵而酿制,那种蒸馏而成的白酒,直到元朝时从西域那边才传过来。

那种用粮食酿的酒,倒出时必须要过漏一下,把酒水从醪糟里渗漏出来,“筛”字有过漏筛选之意。“筛酒”还有“热酒”之意,古时也叫斟酒。但武松十八碗酒喝得那么急,应该热酒是来不及的,所以那时说的筛酒也就是倒酒之意,把酒糟过漏后的酒说成“筛酒”确实形象确切多了。

筛酒是哪个地方的方言

现在把倒酒说成筛酒的,据考证在湖南新化溆浦一带方言一般说是“筛酒”。那些地方处于湘中地带,山水秀丽,家家都酿酒,俗称“水酒”,那酒入口醇香,后劲很足,一般酒量好的人也就可以喝到六碗。武松若喝了十八碗这种湘中水酒,不要说打虎,估计连只猫都打不死了。

但《水浒传》中的武松乃山东清河人氏,与湖南酿水酒的这边风马牛不相及,为何这“筛酒”之方言却如此重合呢?

据闻湘中新化溆浦一带的先民,在一千多年前就是从北方中原等地方迁徙而来,湘中那地方以前为苗蛮之地,地广人稀,那时的北方人氏为躲避战乱而经沿长江进入江西地带,然后从江西入境湖南,与本地苗族人融合在一起。这边的语言和风土人情还保留有浓厚的古韵古味。

这么说来,应该是武松所处的那个地方的先人有一部分迁到了湖南,所以到现在还有“筛酒”一说。

结语岁月悠悠,浪花淘尽英雄,浊酒十八碗,古今佳话,都成笑谈。

是啊,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刀光剑影,文韬武略,乱世平天下,盛世护家园。

俱往矣?但英雄的酒还在,话犹过耳,他们的那种为民为国,侠义豪情的精神怎能俱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强式崛起。不怕列强甩锅,不畏美帝打压,我们都是武松,都能喝十八碗酒,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虎豹来了照打不误。

朋友,再筛一碗酒,能喝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