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李斯:复杂多变的处世哲学)

李斯:复杂多变的处世哲学

谈及李斯,人们大多会提起他独特的处世哲学:老鼠哲学。“年少时,见吏舍厕中不洁,近人犬,熟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栗,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老鼠哲学”成为了李斯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为他带来前半生的高爵显位的重要因素。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处世哲学在帮助他走向人生的高峰之时,也暴露出他性格的多重性:既有鸿鹄大鹏之志向、经天纬地之才华,又有自私贪婪、目光短浅之缺陷,当他在一帆风顺的仕途道路之上越走越远之时,殊不知,他那复杂的多重性格早已为他命中注定般地悄悄掘下了覆灭的坟墓。

乱世总是能造就不世之才,春秋战国战乱纷繁的时代自然涌现出众多的才华惊艳之辈,他们游说各国,竭尽全力辅佐君王,施展抱负。不堪平庸的李斯也在其中之列,他拜名士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学业完成之后,他敏锐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式,认为“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唯有蒸蒸日上的秦国能为他的才华和抱负提供最广阔的施展空间。于是,公元前247年,李斯毅然决然的来到秦国,通过吕不韦获得接近秦王的机会。李斯机智地抓住了机会,一篇才华艳艳的《论统一书》赢得了秦王的信任,由此揭开了自己在秦国的政治序幕。

然而,随着李斯地位、权力的上升,他性格里的缺陷日渐凸显,他妒贤嫉能,内心狭隘而猜忌,当韩国韩非真心投靠秦国之时,李斯在嫉妒韩非之才华之时,又觉自己地位受到威胁,便向秦王诋毁韩非:“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患也。不如以法诛之。”于是,利益熏心的他便将师出同门的师弟迫害致死。

他为了迎合秦王加强思想统治的目标,提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焚书坑儒”:“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对我国秦以前的文化典籍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驾鹤而西,太子扶苏即为便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然而,李斯却在此时为了保全既得利益而犯了糊涂,他禁不住赵高的甜言蜜语,密谋私改诏书,立少子胡亥为帝。《资治通鉴》此处精湛的记叙描写将李斯目光短浅、胆小畏事和自私贪婪的性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赵高)乃见丞相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如何?’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高曰:‘君侯才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之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斯曰:‘不及也。’高曰‘然则长子即为,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审计而定之!’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

可笑李斯,看不到赵高的阴险嘴脸,看不到胡亥的无能平庸,为了所谓的地位与富贵,而假传圣旨,排除异己。狡诈的赵高利用了李斯的这一弱点,他深知平民出身的李斯对权力的眷恋不舍,和为了保证其利益的不择手段。当赵高刚提出废扶苏立胡亥的提议之时,他称之为“亡国之言”,然而他却经不起赵高厉害关系的煽动,一心只为自己富贵长存。殊不知,他成了赵高手中排除异己、争名夺利的一颗棋子。可悲的是,当这颗棋子失去其利用价值之时,李斯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阴险狡诈的赵高是不允许自己身边受到权力的威胁和挑战的,于是,他对李斯“谋反”的诬陷也成了理所当然。昏庸无能的胡亥不明事理,听信赵高的谎言,一道诏书成了李斯的“绝命符”。“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腰斩咸阳市。”

纵观李斯之一生,可谓荣辱皆携、毁誉参半,他既有令人称道的治国齐军之才华,矜矜业业辅佐秦王成就霸业,在促进秦帝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谓秦朝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奠基者。然而,光辉的荣耀掩盖不了他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性格缺陷,身处高位而不知灵活进退、重要抉择之时贪图小利,如此之多的性格特点集于一身,李斯的性格不可谓不复杂。不得不说,正是李斯的复杂多变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一生的波澜起伏,决定了他结局的凄惨荒凉。观之后世诸人对李斯的褒贬评价,说他是“一匹恋栈的驽马而已”却是恰当不过。

李斯:权力争夺中的忠臣与悲剧

李斯是楚地上蔡人。年少时,曾经任郡小吏。他看到吏员宿舍的厕所里的老鼠吃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又因为经常被人和狗所惊吓,惶惶不可终日,但是仓房里的老鼠,却平素不受惊

扰,坐拥满仓谷物,没有饥饿之忧。于是感叹道:人的地位,就好比老鼠一样啊,最重要的,是选择好所处的位置。

李斯曾经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后来辗转来到秦国,开始从政。韩国水工郑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国力,动员秦国组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并主持设计和施工。这就是后来的“郑国渠”。事情发觉后秦国宗室大臣劝说秦王,认为诸侯国人来秦国做事的,都是有心效忠其主而力求败坏秦国的,请一切逐客”。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他著文力陈开放政治对于奏国的益处,希望秦王坚持任用别国来客。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秦王于是废止逐客之令,破格任用李斯。李斯后被任为廷尉。统一之后,又升任丞相。李斯以敏锐的政治眼光,说服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明法度,定律令,李斯也出力甚多。

秦始皇去世后,李斯在沙丘参与赵高、胡亥等策划的政变。秦二世上台之后,推行极端专制的政治,甚至李斯等人也不能轻易向秦二世直接提出政策建议。

关东反秦起义军兴起,严重威胁秦王朝的统治之后,秦二世屡次责备李斯居三公之位而未能安定天下。李斯曲意逢迎秦二世建议进一步强化君权,严酷刑罚,以谋求建立所谓君主独裁制于天下,而其他力量无所制约的绝对集权的政治体制。一时路人中受刑致残者往往多达半数,死刑犯的尸体每天都堆积于街市,执法残厉、杀人众多的官员被看作忠臣。

秦二世听从赵高的建议,深居于宫中,政事都由赵高来决策。赵高诬称“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又提出对李斯之子,当时担任关东要害地区三川郡(郡治在今河南洛阳东)行政长官的李由可能与关东反秦起义军暗自联络的怀疑。

李斯与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进谏秦二世,请求减轻民间赋役,停止阿房宫工程。秦二世命令将李斯等下狱治罪。冯去疾、李斯在走向刑场时,对同行的儿子说:我想和你一块儿,再牵着黄狗出上蔡东门行猎,追逐狡兔,岂可得乎?说罢父子抱头痛哭。李斯被处死,其三族也被夷灭。

有人说,李斯是极端忠正而冤死的刚直之臣。司马迁则说,李斯身为三公,明知正确的政治原则,却不能规劝主上纠正偏差,在政治强权而前阿顺苟合,推行苛政酷刑,又听从赵高的劝

说,发动政变拥立秦二世。在天下反叛力量群起之时,方才劝说秦二世修正暴虐之法,不是已经太晚了吗?

李斯的悲剧,在于贪求个人权位,依附黑暗政治,甚至不惜助纣为虐,最终自己也葬身于权争的漩涡之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