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不登门请诸葛亮出山?

观点一

第一,诸葛亮和曹操没有人脉交集(诸葛亮知道曹操,曹操不知道诸葛亮)。

第二,甚至两人之间有隔阂。

所以曹操没有去征辟过诸葛亮。

我简单说说这里的一些小故事。

隔阂

在初平四年至兴平元年间(193-194年),曹操为替父报仇,两次讨伐徐州,在击败徐州牧陶谦的军队同时,还屠杀当地百姓泄愤。

曹操一伐路线走的是彭城、下邳,二伐路线则是走琅邪,东海,这里的琅邪就是诸葛亮的故乡。

陈寿写曹操二伐时,就写道“所过多所残戮”,可见琅邪也遭受战乱波及。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为了避难,随着其他士人一同渡江去了江东,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则是跟从父诸葛玄去了豫章郡,然后辗转去了荆州。

所以我说,即使曹操军在讨伐徐州时未屠杀诸葛氏的族人,诸葛亮对曹操也不会有好感的。

诸葛家族并不出名

在汉末,诸葛家族自诸葛亮往上数,祖辈中并没有出现什么高官,所以在曹操都许后,开司空府,开始征辟名士,网罗英杰时,公府官员名单上也并没有出现琅邪诸葛氏的族人。

一直到曹操执政晚期,大约在建安二十四年左右(219年),才有个诸葛诞入了魏国尚书台,担任郎官。这位诸葛诞,就是诸葛亮的族弟。

可以说,曹操看重的士人家族有很多个,而琅邪诸葛氏他是看不上的。

更何况,诸葛亮在荆州刘表处,诸葛瑾在吴地孙权处,曹操在刘表、孙权处也想过挖人,比如王朗、华歆、张纮、刘先、韩嵩等等。对于诸葛氏,曹操仍然是看不上的。

鸡舌香事件

清朝藏书家严可均辑录《全三国文》时,录有一句,说是曹操写给诸葛亮的书信: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思。

严可均并未标注这句话的具体出处,据前辈考证,以目前的史料来看,出处是明朝《香乘》引宋代《五色线》。可信度并不高。

而且就算是这封信是曹操写的,收信的对象也可能是另外一个“孔明”。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他就被曹操征辟过,但是他去许都见了曹操一面,然后告辞离开,曹操也只能望着胡孔明的背影,无奈地说“人各有志”。

所以,曹操送的鸡舌香,更可能是这位胡昭,胡孔明先生。

观点二

曹操明知道诸葛亮厉害,为什么不把他招来效力?贾诩说了大实话

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重要谋臣,曾有童谣传:卧龙、凤走得一可安天下。而这里的卧龙就是指诸葛亮,刘备在听闻荆州南阳卧龙岗上有名士,不远万里寻山去找人,然而找了2次也未遇到诸葛亮,到第3次时诸葛亮终于答应然山,还在草炉中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大战略,此后诸葛亮也在努力的帮助刘备实施这个计划。从现在看来,关羽若不丢失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恐怕收复中原、兴复汉室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按说诸葛亮这么厉害,向来以爱才闻名的曹操难道会不知道?他为什么就没有招揽诸葛亮到自己的阵营来了?其实,曹操的另一重要谋士贾诩说了大实话。

其实,我们看三国就会发现,曹操是有一些嫉妒刘备的,他并不是嫉妒刘备的才能,反而是嫉妒刘备有一批忠心追随的臣子,曹操曾直言刘备“假仁假义”,他手下的人几乎是被刘备做的表面功夫给骗了。就说关羽吧,在史书记载中他与刘备吃饭同桌,睡觉同席,就像亲兄弟一般,可是关羽大意失荆州死了以后,刘备硬是没为关羽掉一滴眼泪,后来的“伐吴报仇”究竟是出于政治口号还是真的想为别人报仇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众所周知,曹操爱关羽其才,对待关羽并不比刘备差,还给关羽封了一个汉寿亭候的爵位,然而关羽却不为所动,坚持要寻找刘备的下落,关羽的行为当然会让曹操寒心,而曹操必然也嫉妒刘备竟然能得到这样的忠义猛将了。

其次,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拼死救回阿斗,曹操爱其才下令不许放箭,这等于是放了赵云生路,可赵云也不感动,一心追随刘备兴复汉室的事业,曹操对于刘备这样的人主当然是又嫉妒又恨之入骨了。反观他自己的将领,五子良将中的于禁竟然临敌变节,这是曹操的耻辱,当他得到于禁投降的消息后,曾问身边人:于禁跟了我30年,怎么还不如一个降将庞德有骨气了?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没有被曹操招揽过来了?难道是诸葛亮才华不够?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诸葛亮之所以没被曹操招揽,笔者觉得有3个原因:

1.诸葛亮知名度不够

在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以后,曹操曾询问身边的谋士:诸葛亮何许人也?结果重要谋士荀彧,陈昱等人皆答不知。由此可见,当时诸葛亮隐藏在荆州南阳山中,相当于与世隔绝,天下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这号人,但是诸葛亮却常年出游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

不过曹操问了贾诩时,贾诩答了一句话:诸葛亮善治国,这句话可以说说了大实话,将诸葛亮的实力暴露在曹操面前,而曹操又问了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徐庶告诉曹操:诸葛亮之才高我十倍,拿我和他比,如皓月比繁星,这句话虽有夸大之嫌,但此时的曹操恐怕很后悔,为什么自己不先下手为强了?又让刘备捡了大便宜。

2.诸葛亮与曹操有仇

诸葛亮的老家原本是徐州当地的望族,然而曹操攻破徐州后实施了屠城政策,诸葛亮无奈之下搬到了荆州南阳山中居住,而对于诸葛亮的父母族人等等,在史书中并未记载,很有可能就是在徐州城破之时被曹操乱军杀害了,因此诸葛亮是不会选择辅佐曹操的,这等于是曹操自己丢掉了这个人才。

3.诸葛亮心怀汉室,不可能同国贼同流合污

诸葛亮祖上是汉室官员,也曾显赫一时,到了诸葛亮这一代虽然没落了,但是诸葛亮是希望复兴汉室,成为中兴之臣的,而刘备作为皇叔,名正言顺讨伐国贼,诸葛亮自然希望与他合作,而曹操名为汉相实为国贼,诸葛亮不耻他的作为,自然不会为他卖命。

曹操明知道诸葛亮厉害,为什么不把他招揽到自己阵营?贾诩说了大实话:诸葛亮善于治国,他的军事才能并不突出,后期七次北伐皆无功而返,足可以看出他只适合行政而还适合行军打仗。

观点三

先不管演义中如何神话诸葛亮,诸葛亮之所以与曹操无缘,主要在于刘备于曹操的处境并不同,诸葛亮对刘备来说属于雪中送炭,对曹操来说却只是锦上添花。

三顾茅庐的背景

三顾茅庐发生背景:刘备被曹操从汝南赶到了新野,当时刘备身边只有几名部下,关羽、张飞、赵云、徐庶、简雍、糜竺、糜芳、周仓等等,武将尚可,文臣真的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唯一一个希望之星徐庶,还被曹操威逼着要离开刘备。在文臣谋士这方面,刘备真的已经弹尽粮绝了。

此时,徐庶向刘备爆料说:襄阳城郊,有一名隐居的旷世奇才,此人号称卧龙,有王佐之才。

各位可以想象,这时的刘备会怎样?他会不会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珍惜诸葛亮。所以,刘备才会哪怕还没有确认诸葛亮是否真的有才,也要三顾茅庐,把姿态放低。

曹操身边可不缺谋士

曹操深的颍川世家的支持,大量颍川名士趋之若鹜的投靠曹操。当时曹操身边有五大谋士,其中四位都与颍川有关,荀彧、荀攸、郭嘉是颍川人,程昱自由颍川求学,算半个颍川人,还有一个是贾诩。这五大谋士各个都有王佐之才。再加上曹操自己就是个足智多谋的人,所以,曹操的智囊团并不缺人手,甚至用群星荟萃也不为过。所以,诸葛亮的才能,并不会被此时的曹操重视。

而且经过史书我们可以更客观的知道,诸葛亮其实最大的能耐,是在于政治,而非军谋。而曹操本人就是一个十分厉害的政治家,对内政、治理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这也与诸葛亮的特长相冲突,所以,诸葛亮不能引起曹操的重视,也就说得过去了。

世家至上的东汉,多一方世族,就意味着多一个人分蛋糕。曹操身边的人会答应吗?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得到曹操的重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蜀汉集团旗下有派系之争,难道曹魏集团就没有吗?

曹操挥军南下之前,其势力中就已经有几大派系了,曹氏本族的元老派,曹氏、夏侯氏为代表,李典、乐进、许褚等起势时就跟随曹操的一种人选。颍川派,荀彧、荀攸、郭嘉等颍川名仕为代表。青徐派,张辽、陈群、臧霸、陈登等人为代表。冀州派,袁绍被剿灭后,大量归降人士,张郃、陈琳、崔琰等为代表。只不过曹操势力范围比较大,所以派系斗争并不如蜀汉内部明显。

然而,诸葛亮是典型的荆襄派,此时曹操还没有挥兵南下,如果曹操纳诸葛亮到自己的名下,一旦诸葛亮做出功绩,曹操该如何封赏诸葛亮,如果诸葛亮身后有荆襄世族支持,曹操又该如何封赏荆襄世族,这些都是曹操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其他世族要面对的问题。蛋糕就这么大,自然谁都希望自己多吃一口,不希望再多个人来分。

所以,诸葛亮一直都没有被人在曹操跟前提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不是说他在颍川或者中原的名仕圈内名头不响,而是大家不谋而合的保持了沉默罢了。既然大家都对曹操进行消息封锁,那曹操又从何得知诸葛亮这个人呢?所以,这也是曹操与诸葛亮无缘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