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在凌迟处死的时候是怎么表现的?(袁崇焕是被凌迟的吗)

袁崇焕一不是高干子弟,二不是天才,对于当时的人而言,袁崇焕顶多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人才,因为他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虽然是进士,但却是最后几名。

别人考上进士,要么进入翰林院,一只脚踏进最高统治机构内阁,要么留在京城当京官,一般都很有前途,而他袁崇焕则被命令到福建当知县。要知道别说进士了,就算是举人都有当知县的资格。

天启二年,袁崇焕到京城报告工作,有一个人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意识到他在军事方面的天赋不是一般的高,明明只是一个知县,却能够将边防地区的各种情况说的头头是道,于是直接将他安排到兵部任职。

这个慧眼识人的人叫做侯恂,是督察院御史。

当时的袁崇焕仅仅是兵部职方司主事,六品,比他第一个职位知县高一品。袁崇焕在担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期间,并没有在京城坐办公室,而是跑到山海关去考察,当时努尔哈赤的军队已经逼近山海关,袁崇焕的目的可想而知。

从山海关回来的袁崇焕希望朝廷能够给他兵马钱粮,驻守辽东。袁崇焕的这个举动足以证明他有着足够的勇气,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不怕死。

明朝到天启年间,整个辽东几乎尽在努尔哈赤的手中,每一个官员都惧怕到辽东去当官,因为一般情况下只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结果、战死沙场。

第二种结果、打了败仗回来被处死。

所以袁崇焕一表示他要去守辽东,朝廷官员纷纷表示赞同,都认为袁崇焕不知天高地厚,是个冤大头。

在辽东,袁崇焕遇到了他未来的老师孙承宗。说出孙承宗当时的职位,估计大部分的人都会感到惊讶,因为当时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是国防的一把手,而内阁大学士则是最高统治机构当中的成员。

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朝当时的局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以孙承宗的身份之尊,竟然得亲自到辽东。

当时的袁崇焕虽然驻守辽东,但却不是最高的军事领导人,最高的军事领导人是王在晋,而这个王在晋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军事白痴。正是因为王在晋的存在,袁崇焕才得以结识老师孙承宗。

王在晋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只想着如何守城,根本没有想着如何收复。在八里之内布置了八万的兵马,这八万兵马的布置情况很有意思。

他修了一座新城池,处于旧城池的前方,在新城池内安置四万兵马,在旧城池内也安置四万兵马,分别在附近的山上布置三座军寨,如果说新城池抵挡不住努尔哈赤的进攻,那么就从那三座军寨撤退回旧城,之所以不直线返回旧城,是因为旧城的前方都是阻止努尔哈赤进攻的陷阱。

还没打仗就想着如何撤退,如果说人人都像他一样,辽东永无收复之日。袁崇焕看出王在晋就是一个白痴,所以上书孙承宗表示应该在宁远设置防线。孙承宗展开地图,大吃一惊,一个五品的兵备佥事竟有如此见识。

宁远位于山海关的正前方,属于辽东地带。当时的辽东不是已经几乎全在努尔哈赤的手中了吗?如果说在宁远设防的话,哪里需要攻击,只需要包围就能够将城内的守军围崩溃。这个想法并没有错,但是得知道宁远的地理位置。

宁远附近地形狭隘,不适合大军展开,最重要的是面临大海,而当时努尔哈赤是没有海军的,明军可以通过海路将粮食运输到宁远,围是肯定为不死的,只有攻破,但由于地形狭隘的原因,攻破哪里有那么容易。

面对袁崇焕这么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孙承宗整天将他带在身边,就连最高级别的会议也一样将他带在身边,不断的传授兵法给他。

从天启二年开始,一直到天启五年,孙承宗一直与袁崇焕在辽东布置一道崭新的防线,这道防线叫做“关宁防线”,将会是后金努金哈赤、皇太极未来的噩梦。

如果要从辽东进攻,就必须得要经过关宁防线,而关宁防线几乎是不可能被攻破的,主要是取决于三点:

第一点、当时的明军对火器的熟练程度已经炉火纯青,可以在城墙上随意轰炸后金军。

第二点、袁崇焕在辽东当地人中挑选出一部分的人加入军队,无时无刻的操练,这一部分的人就是后来能够与满清八旗相媲美的“关宁铁骑”。

第三点、关宁防线紧靠大海,努尔哈赤只能够攻破,不能够包围。

为什么到天启五年孙承宗就不与袁崇焕布置关宁防线了呢?其实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

当时他隶属的政党东林党已经被魏忠贤所领导的阉党屠戮殆尽,而他身居要职,又手握十几万的兵马,魏忠贤将他视为眼中钉,无时无刻不指使人弹劾他,但因为他是皇帝朱由校的老师,得以保住性命,仅仅只是退休回家。

初露锋芒

对于老师孙承宗的离开,袁崇焕虽然不舍,但是却不能强留。随着孙承宗的离开,魏忠贤安排了一个人到辽东替代孙承宗,这个人就是高第,是一个比王在晋还不堪的人。

王在晋再怎么不堪,他起码敢面对努尔哈赤,然而高第他完全不敢面对努尔哈赤,孙承宗与袁崇焕辛苦多年布置起来的关宁防线,他说放弃就放弃了,率领着所有的兵马撤回到山海关内。

高第舍得放弃关宁防线,袁崇焕可不舍得,他独自率领一万多人驻守宁远,誓死抵挡住努尔哈赤的进攻。

天启六年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率领六万大军一路南下,顺风顺水,本以为在到达山海关才会与明军发生冲突,没有想到在宁远就被迫与明军发生冲突。

在努尔哈赤看来,宁远只有一万多人,根本不可能抵御得了他六万大军的进攻,识时务的话应该赶紧投降才对,可是宁远的守将(袁崇焕)却表示,投降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想从宁远跨过去,就必须得要攻破。

努尔哈赤第一次见识到这么不识时务的人,命令大军猛攻。这时,努尔哈赤正兴致勃勃地看着他所率领的大军攻打宁远,区区一个一万多人驻守的城,竟敢抵挡我努尔哈赤的进攻,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随着攻城时间越来越久,努尔哈赤逐渐变得愁眉苦脸,为什么大军迟迟攻破不了宁远呢?这场战争从努尔哈赤正月十四日出兵的那一天算起,一共历经十二日,在正月二十六日那天结束。

在这十二天内,努尔哈赤对宁远发起无数次的攻击,宁远都屹立不动,丝毫没有被攻破的迹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城内的守军都抱有必死的绝心,而且有着现代化的军备——火炮、燃烧瓶,再加上优秀的领导者,努尔哈赤自然攻不破。

宁远之战的胜利,向世人证明努尔哈赤并非战无不胜,而明朝也并非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这是努尔哈赤第一次败在明朝的手中,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在他回去后不久就去世了,有很大的可能是被气死的。

身为宁远之战的领导者,袁崇焕名声大噪,正式进入明朝统治阶层以及后金统治阶层的法眼,促使后金将领不敢再小瞧明朝。

“我大清(当时叫后金)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明史·袁崇焕传》

作为努尔哈赤继承人的皇太极,与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一样,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主。他仅继承努尔哈赤的财产一年,就发兵往关宁防线扑去。此举的目的分别是,第一、之前抢的东西已经用的差不多了,需要再抢(后金的手工业不发达),第二、报仇血恨。

天启七年五月十一日,皇太极抵达关宁防线的第一座城池锦州。当时皇太极所率领的兵马高达六万,而锦州内的守军仅有两万,但是这两万守军却丝毫不怕皇太极,之前一万多人都能够守得住,何况现在有两万。

由于宁远之战的失败,后金军一个个看到城墙上的炮眼就觉得恐惧,向前冲的时候顾头顾尾,根本无法用心作战,也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攻城失败。

见攻城无望,皇太极决定劝降,守将赵率教不是白痴,你明明都攻打不下来,我干嘛要投降。这是皇太极对明朝的首战,如果就此撤退,脸往哪搁?皇太极决定铤而走险,留下一小部分的兵马盯住锦州,自己则率领大部分的兵马绕过锦州,直抵宁远。

从皇太极向宁远行军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此时袁崇焕的资本比之前更加雄厚,不但本人升任辽东巡抚,而且多了一支特种部队——关宁铁骑。抵达宁远城下的皇太极包括他所率领的将领都大吃一惊,因为平日里只敢躲在城墙上守城的明军,竟然敢在城外守城。

明军的举动太过于出乎意料,皇太极并不敢一来就发动进攻,而是仔细观察。在他的观察下,发现明军并没有异样,只不过是骑兵多了一点,而骑兵一直是后金军的特长,别说多一点,就算全部都是,在皇太极看来也不怕。

自以为胜卷在握的皇太极命令后金骑兵发起进攻,大错就此酿成。

关宁铁骑所持有的武器并不是刀剑,而是狼牙棒外形的火器,不但能够贴身近战,也能够远程射击,最主要的是关宁铁骑的成员都是辽东的本地人,打赢了不但有银子拿,而且家也能守得住,打输了不但没有银子拿,而且家也守不住,到时候就得流落街头,是个人都不想一无所有,关宁铁骑的成员也一样,因此打起仗来一个比一个不要命。

面对如同洪水猛兽般的关宁铁骑,后金骑兵原本就已经产生恐惧,再加上关宁铁骑有炮火助攻,后金骑兵还没有抵达城下与关宁铁骑正式开战,就已经损失惨重,身为领导人的皇太极一看形势不对,连忙下令撤退。

屋漏偏逢连夜雨,皇太极刚遭遇大败,还没开始修整,突然间涌出一大堆的人马到他的军营当中烧杀抢掠,顿时军心大乱。这一大堆的人马就是锦州的士兵,谁叫你狂妄,竟然敢跨城攻打。

打是肯定不能打了,但是如果不打,回去如何向众人交代?经过权衡利弊,皇太极决定回过头去攻打锦州,毕竟锦州没有关宁铁骑。在皇太极攻打宁远的这一段时间里,锦州守将赵率教并没有闲着,而是在城墙的周围挖壕沟,对骑兵可以起到减速作用。

皇太极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在他明知道锦州守军有大炮,而城下有壕沟的情况下,依旧不顾众人的劝阻,硬是发动进攻。这一场战争,与其说是战争,倒不如说是屠杀,后金骑兵一股脑往城墙上扑,但是由于壕沟的作用,基本上还没有靠近城墙就已经被炸死。

看着一波一波的攻势被划为零,皇太极绝望了,彻底绝望了,要脸面有什么用,再打下去家底都得赔光,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撤退。关于明朝这次对后金的胜利,史称“宁锦大捷”。

“宁远之战”的胜利以及“宁锦大捷”都是出自袁崇焕之手,按道理来说他的功劳如此之大,应该能够独掌辽东才对,可是在当时他的上面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督师王之臣,专门负责节制他,这是很明显的不信任(袁崇焕与东林党的关系不清不楚),袁崇焕一怒之下选择辞职。

一朝天子一朝臣

就在袁崇焕辞职几个月后,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由于没有儿子的原因,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也就是崇祯皇帝。

崇祯早在当信王时期就已经对魏忠贤咬牙切齿,现如今继承哥哥的皇位当上皇帝,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魏忠贤。魏忠贤所率领的阉党虽然势力庞大,但是面对皇帝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因为兵权握在皇帝的手中。

除掉魏忠贤的崇祯,为了稳住辽东的局势,立刻启用袁崇焕,这时距离魏忠贤去世仅仅十三天。

崇祯对袁崇焕无比的信任,按道理来说只将辽东的军事大权交到袁崇焕的手中就行了,但是从崇祯却硬生生还给袁崇焕安插了一个职位——兵部尚书。就算这样崇祯觉得依旧不够,吩咐六部,只要是袁崇焕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最重要的是崇祯给了袁崇焕一把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

对于崇祯的信任,袁崇焕感激涕零,立下军令状——“五年复辽”。

悲剧就此诞生,因为这句话是袁崇焕为了安慰崇祯而说出来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袁崇焕在政治方面的水平,低到不能再低,难道他不知道有一句话叫做“君前无戏言”吗?这将成为他后面被处死的一条罪名。

仗着崇祯的信任胡作非为

崇祯本以为袁崇焕会五年复辽,就算五年复不了辽,也能够夺回一大部分的土地,但事实却是时间过去三年,辽东不复也就算了,所占有的土地依旧与之前无异,最重要的是袁崇焕做了两件促使崇祯再也无法信任他的事情,正是这两件事情要了他的命。

第一件事情:杀害毛文龙

毛文龙是明朝牵扯后金的主要力量。毛文龙的地盘并不在大陆上,而是在一座小岛上,这座小岛叫做皮岛,位于鸭绿江附近,如果说后金敢无限南下,那么毛文龙就会成为后金的后顾之忧。

后金对毛文龙这个祸患曾经提出无数次的招降请求,但是都被他拒绝了,原因是他不差钱,也不差权。

毛文龙虽然呆在岛上,但是经济来源却不止明朝发的军饷,还有税收。有的人或许好奇,他就只掌管着一个小岛,哪里来的税收,这你就不知道了,税收指的并不是百姓交上来的税,而是各路商人交上来的税。

皮岛在毛文龙的管理下,商业十分发达,明朝、朝鲜、日本的商人都经常在皮岛上做生意,大批的货物运往各地,毛文龙也因此能够收到数量庞大的税收。

有了钱自然也不差人,一开始毛文毛也就只有不到一百人,但是后来经过他的一番经营,他所掌管的兵马数量高达几万人,这几万人基本上只认他不认皇帝。

有钱,有权的毛文龙与明朝隔海相望,再加上对明朝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历代的辽东最高军事领导人每一个都不敢管他,生怕他哪一天就造反。

当时的袁崇焕正受到崇祯的信任,自持甚高,在他看来,毛文龙的存在非但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原因很简单,因为毛文龙不一定听他的,所以他决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杀掉毛文龙。

袁崇焕杀掉毛文龙的方法很简单,因为他的级别高于毛文龙,再加上有尚方宝剑的震慑力,非常顺利的就斩杀掉毛文龙。

袁崇焕根本没有想到他此举会给明朝以及他本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毛文龙一死,他都部下纷纷投靠后金,这下皇太极彻底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放开手脚大肆侵略明朝,而杀掉毛文龙的人袁崇焕,已经有一部分的人怀疑他是奸细,随着接下来的一件事情发生,彻底坐实了袁崇焕是奸细的罪名,虽然他并不是奸细。

“毛文龙灭奴不足,牵奴者有余”——《明熹宗实录》

第二件事情:“己巳之变”

崇祯二年十月,已经对关宁防线产生恐惧心理的皇太极率领十万大军绕过关宁防线,从蒙古对明朝发动进攻。明朝抵御蒙古的军事重镇并没有关宁防线的那么全面,毕竟当时全国的注意力几乎都在辽东地区。

皇太极轻而易举的跨过长城,攻破距离北京城仅两百多公里的遵化,深入明朝境内,京城形势危急,位于辽东的袁崇焕亲率大军回缓京城。按道理来说,皇太极已经抢到遵化,应该也抢够了,该撤退了,但是他却并没有撤退的念头,还想要到北京城里抢一把,绕过蓟州直扑京城。

国家的最高政治机构已经荒张,毕竟那可是十万大军,当即命令袁崇焕率兵赶到昌平、三河一带布防,以防皇太极攻打京城。

这时,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事情发生了,袁崇焕拒绝执行命令,而是一直跟随在后金军的身后,从十一月十一日跟随到十一月十六日,在这期间后金军一直在京城的外围烧杀抢掠,而处于京城内的崇祯整天胆战心惊。

有的人或许会好奇,袁崇焕他到底想干嘛?

袁崇焕的想法很简单,他在辽东的胜利基本上都是靠一种战法,那就是诱敌攻坚,而这时的他相信也是这种想法,但他忘记了一点,这里是京城,大明王朝的都城,如果一旦被攻破,只有一种结果——灭亡。

十一月十七日,皇太极到达京城,袁崇焕也到达京城,这时京城内的文武百官、市井百姓都一致认为袁崇焕是奸细,要不然他为什么跟随在皇太极的后面,放任皇太极烧杀抢掠,而不对皇太极发动进攻呢?

再加上他之前未经崇祯皇帝的允许,擅杀毛文龙,他不是奸细谁是奸细。如果不是毛文龙的死,皇太极他哪里敢这么深入。袁崇焕他并没有想那么多,只认为崇祯信任他,所以胡作非为,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国家有明文规定,边防部队不得驻扎在京城附近,而袁崇焕的所作所为已经违反了这个规定,按律当斩,可是崇祯却并没有动他。袁崇焕为了实行他那个诱敌攻坚的计划,希望崇祯能够准许他的大军入城休整,说简单点,当袁崇焕将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崇祯就已经对他丧失了所有的信任。

你杀毛文龙我忍了;你跟在皇太极的后面看着皇太极烧杀抢掠,我也忍了;你将大军驻扎在城下,我也忍了;现如今你竟然想率领着军队进城,这不就相当于你是皇帝了吗?

崇祯虽然已经在内心深处认为袁崇焕不可再用,但是却依旧咬咬牙选择信任他,因为不得不信任,皇太极的十万大军就在城下,他所率领的大军都在他的手中,如果不信任他,他借口跑回辽东,该如何是好?

崇祯二年十二月一日,明军多次挫败后金军,局势已经逐渐平稳,后金军已无可能攻入京城。在这一天,崇祯以发军饷为由,召见袁崇焕。

袁崇焕一到紫禁城平台(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等着他的并不是军饷,而是崇祯严厉的问责,你为什么擅自杀毛文龙,你为什么不设防,促使敌军直接抵达京城城下?一向信任自己的崇祯,竟然如此对自己说话,袁崇焕吓到了,并没有作答,紧接着就被逮捕入狱。

死期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崇祯召见所有的重要部门展开一场会议,这场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如何处理袁崇焕。

由于袁崇焕入狱之前的身份过高,再加上这次会议是由崇祯主动召开(很明显崇祯内心已经有了答案),所以大臣们都一致表示听凭皇上发落。崇祯是真的不手软,他直接下令凌迟处死袁崇焕,而袁崇焕的妻妾子女以及兄弟则流放两千里。

所谓凌迟也就是一刀一刀将身上的肉一片一片的割下来,总共需要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每割一刀刽子手都需要喊一声,以防犯人昏死下去,体验不到凌迟的痛苦。

在押往刑场的过程中,袁崇焕并没有喊冤,一到达刑场,就有一大堆的老百姓围观,刽子手每割下一片肉,就会有老百姓购买,当场伴着烧酒生吃,嘴边还沾着血。

当割完三千三百五十七刀,人也就剩一个骨架了,而剩余的骨架则被老百姓用斧头劈脆(从老百姓的态度可以看出,当时的所有人都认为袁崇焕是奸细)。

活生生的一个袁崇焕,到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头颅,而这个头颅还有用处,用来传给负责镇守边境的将领看,如果不忠心就是这个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